犍為郡的孟氏一族請到了臨時府邸之中,和其把酒言歡,孟氏去了三十余人,最后能夠站著出來的才兩個。
剩下的全都被灌醉不說,更是被馬超收斂了不少人進入軍中。
馬超麾下參軍彭永年在此次事件之后出力甚多,往往能夠先人一步,在對方還沒有出手之前先行掐斷其手段。
等到他們緩過神來的時候,馬良就已經開始做自己的事情了。
張飛不斷的索要糧秣,爨習等人萬般無奈之下只能不斷的派送,然后講這些東西轉嫁到百姓的頭上去。
若是平常,這就是另一場民變。
但是張飛直接將諸多郡縣的兵馬抽調離開不說,更是嚴禁他們封鎖城池,以防消息不通,為此還加派了士卒巡查。
這個時候馬良大量的收納流民更是讓這益州郡的百姓突然覺得逃難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作為一個正常人,逃難和造反這并不是多么難選擇的事情。
所以,益州郡的百姓在大量的進入犍為郡,然后在犍為郡重新開始生活,讓本來蠻夷勢力就不多的犍為郡徹底的變成了漢人之土。
一路上也有不少山匪想要動手,但是早有準備的馬超調麾下大將李俊、王靈直接沿途護送,但凡有想要鬧事之人,斬盡殺絕不留后患。
而秦朗和馬毅也在這個時候看一看什么才是戰場的殺伐,甚至于秦朗還親自上陣殺敵。
只不過馬超看著秦朗左手持矛右手長戟的模樣,總是感覺很怪異
南中的問題在拖延,也在解決,西川的劉封也在所有事情進入了穩定之后再次開始了第二輪的西川改革。
這一次改革的不是任何制度,這一次改革的先鋒也不是他。
“馬鈞呢,讓他弄的水車怎么還沒弄出來!”
“馬鈞呢,讓他給自己的織機改良一下,有那么費勁么!”
“馬鈞呢,讓他改良一下長直轅犁有那么麻煩么,拐不了彎還不能變輕松點么!“
“馬鈞呢,讓他改一改鐮刀就那么費勁么!“
“馬鈞呢”
“少君,剛剛馬鈞回話說,下次麻煩少君不要添亂,本來挺容易的事情,少君自己畫上幾筆之后折騰了好幾天都沒弄明白那是個什么東西。”
“那浦元呢?”
“最近西川的石炭質量不好,浦匠帶人去荊州了,看看能不能弄出來點上好的石炭。”
劉封也是來到這個世界七八年之后才知道,這個時代遠遠比他想象中更加的先進。
不單單有不少美食的源頭,最重要的是這里的科技也不算太差,比如從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逐漸使用的石炭,或者說煤炭。
比如初步鍛鋼之法,這兩者相輔相成終于在這些年趨于完善,同時也知道石炭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有人往民用上來了,因為暖和。
不過后果嘛睡前還好好的,這一覺過去人就沒了。
那比石炭出現更早的煙筒屁用都沒有,至于原理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沒有用。
之前劉封一直沒有辦法在科技上做出什么進展除了地域資源限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知道的那點玩意要么這個時代做不出來,要么就已經出來了。
最后他選擇了沉默
不過現在他益州有百姓有山川有煤礦,荊州有鐵礦,同時雍涼之地的馬場也在慢慢的恢復建設。
劉封知道自己終于到了可以穩固發展發展一下科技的了。
至于之前為什么不做馬鈞初步改良長直轅犁,然后一個打鐵超過二十年的老師傅帶著學徒折騰一天差不多能出三架左右的關鍵零件。
然后劉封大概算計了一下,若是荊州之前用來改良,他們大概需要停下自己所有的兵甲箭矢等物的打造,然后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將荊州的百姓生活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