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出仕定然是天下名臣,甚至若是稍微動動心思的話,那也是一方權(quán)臣,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為何非要守著那茅草之屋,去做那毫無希望的有教無類之事。
你可還記得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誰都不去做,便是毫無希望,今日某家做了,那便是一分希望,今日某家多教導(dǎo)一人,那這天下便又多了一分希望。”
“先生一生未曾踏足官場,他做的事情又是為了誰,或許千百年后他的名字會讓所有人忘記。
但有些事情總是要有人去做的,當(dāng)年陳太丘做了,現(xiàn)在先生做了,如今某家也要做。
父親也好,某家也好,和這天下諸侯都不相同。
我們父子什么都沒有,或許某家的運氣稍微還好一些,某家有個爹。
我們就是從一個什么都不是的村子里爬出來的,這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他們連看都不會看的景色和悲傷。
所以我們父子選擇了一條與所有人都不同的道路。
父親日后如何選擇是他的事情,但是某家也會有某家的選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太祖為了結(jié)束暴秦,文景二朝為了休養(yǎng)生息,武帝一朝為了揚我國威驅(qū)除第一代外患。
宣帝是為了為我大漢正名,豎起我大漢的脊梁。
世祖為了讓天下歸為一統(tǒng)。
而如今這一代人總是要有人做出點什么來,當(dāng)年太祖文景武宣乃至世祖尚未蓋棺定論之前,誰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
只是他們覺得自己是對的,并且走了下去。
那么這一代,某家的選擇就是如此,對與不對皆是虛妄。
這條路就是這么難,某家也從來不是第一天知道,但是某家從來沒有后悔過。
若真的說后悔,恐怕就是沒有再早一些遇到先生。
真的想要見一見那位風(fēng)華絕代的太丘公,看看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