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傳承的認知。
所以生出一種嶄新的思想是勢在必行之事,這風不管是哪一家刮了起來,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將儒家德治推向萬丈深淵。
哪怕他是以儒家開始,那最終也是如此結果。
當年佛家在徐州之事小子也有所耳聞,佛家之思想正和此時之局面,他們此時正是趁虛而入的最佳良機。
今生無望,何不求一來生安穩,這種想法會讓百姓再次沒有了進取的心性,而這便讓他們將大漢之魂徹底的丟失。
大漢屹立不倒的源頭,在這一刻就沒有了!
可若是天下僅止于此,尚且只是內亂罷了,最多便是改朝換代之局,向來蔡公看到了這一步,甚至大漢回天乏術,所以才對此不聞不問!
但是亮今日再說另一個地方,請蔡公賜教!”
這一刻的蔡邕終于將他的竹簡放了下去,因為到現在為止,他看到的諸葛孔明已經全部都說了出來。
他是大漢朝堂不倒翁,他是大漢名儒,他看到的的確是這大漢和儒家的回天乏術。
可是諸葛孔明的話,還在繼續。
“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如今分裂成這般模樣,如何再合之?
若是這天下僅有玄德公,或者僅有曹孟德,哪怕僅有孫仲謀或者袁本初,這天下也可快速的分久必合。
可是如今蔡公也看到了。
孫氏在江東已過三代,根深蒂固,而孫仲謀的才華也遠非常人可比,進取或許不足,但是守成綽綽有余。
袁本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曹孟德雄踞中原,打開幽州,聯合遼東公孫氏,又有軻比能臣服于塞外之地。
這等人物已有霸主之姿。
玄德公仁義之風占據西南西北一方,有雄兵猛將,有智謀之士,民心所向。
這些人物如今聚集一堂,這天下何時可以平定?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另一件事情也出現了,就在不久之前潁川之地再次風云匯聚。
陳氏一族陳長文廣邀天下世家子弟匯聚潁川探討學問,其目的依然不言而喻。
天下到了這個地步,看出來天下未定之人比比皆是,如此之情況,他們開始了分而化之,甚至開始了互相聯合。
大家分開下注,無論是誰贏了,最后他們都不算輸。
可這天下現在誰能贏,或者說若是這幾個人都沒有贏.....則他們這些人就贏了。
當這天下的皇權成為最大的世家,為了遏制而遏制,到了那個時候.....內亂一起,這天下又當如何啊!”
蔡邕此時已經將手中的竹簡徹底的放下,看向諸葛孔明的眼神也有了些許的變化。
“這些事情,當年廖立那個小子也曾經說過,但是他說的并無表里。”
“公淵有大才,然限于眼界而未能出走天下,差了幾分實際罷了。
這些年亮入雍涼,走荊襄,甚至走過益州之地,跟隨糜芳先生西出陽關行走于西域之地。
所見所聞遠勝過閉門造車,這是少君為我等爭取到的時間和機會,此時亮已經學成歸來,當再提此事,請蔡公出山。”
“你所說的很有道理,可你沒有證據。”
“他說的有道理,也有證據。”此時門外再次傳來一聲呼喊,緊跟著這冠軍學堂被稱之為上一代的妖孽之才楊慮便走了進來。
被稱之為道德楊君的楊慮當年險死還生,是張仲景拼了老命將他從鬼門關上給拉了回來。
這些年他經歷生死之后便決定外出行走天下,想要看一看這天下。
“這些年某家行走天下之間,也算是開了眼界,知道了那位少君的諸多手段,但是也知道他同樣走在了一條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