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遠的不說,就以本年度的大獎賽為例。
但凡能夠跑到47秒以內,就有獎牌穩穩在手,這也就算了,好歹跑到了46秒抬頭,更有夸張的場次,47秒56都能拿到冠軍。
這也并不是因為國內賽所以選手不努力,上一屆亞錦賽與亞運會時,選派的400米選手,最終都只是勉強躋身半決賽,然后在半決賽之中遺憾止步。
用田文瀚的話來說,這是人才缺乏,也是訓練缺失。
即便如此,面對400米的專項技術分析會,在場的教練也仍舊認真給出了各自的意見,只不過這些選手身上的有些問題,并不是單純靠技術分析能夠解決的。
等400米的選手分析輪轉到虞爽的影像時,在座有不少教練眼前一亮。
這個虞爽,爆發力強,彎道能力也不錯,等到了直道上之后,直道沖刺的能力看起來也頗為出色。
“老田,這個虞爽還不錯啊?”
有教練轉頭對田文瀚說了一句。
田文瀚也點了點頭“虞爽這小家伙是不錯,但是這家伙有個毛病,心太寬,訓練的時候倒還好,但練完就完事兒了。我不是說過嗎?400米的其他選手,到冬訓中更換了訓練方式,都不太適應,只有他一個,一點兒不適應的樣子都沒有。”
“我原本以為,虞爽在地方隊的時候,是不是也是走的高負荷小組數的訓練方式,但我在他們進隊的時候,看過他們在地方隊的訓練檔案,沒印象說哪個選手的日常訓練是這個路數的。”
“我想不明白,就直接聯系了地方隊虞爽的負責教練,結果他告訴我,虞爽就是這個性格,你給他多少,他訓練多少,一點兒都不帶多的,但是也不偷你的懶。這家伙就是心寬得很,就連上場比賽,別人要擔心的是賽前過度緊張,他教練愁的是他過度放松。”
蘇謙也記得虞爽,于是點點頭“這個我也記得,我在總決賽的時候遇到過虞爽……”蘇謙回顧了一下當時虞爽的狀態,再次肯定道“他是真的很放松。”
運動員賽前過度緊張當然不好,會影響競技狀態。
但是過度放松其實也是一樣的。
對于運動員來說,比賽的壓力和與人競爭的刺激感,會影響運動員自身的狀態,讓運動員在賽場上有機會突破自我,在刺激的狀態下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果過度放松的話,那么比賽實際上也失去了這種刺激效果。
所以,對于運動員來說,教練們往往會叮囑,要在賽前保持‘適度的緊張感’,這會讓運動員的身體不至于因為緊張而過度緊繃,又能夠在比賽中有不錯的發揮。
說起來,此前的蔣偉明與虞爽,就是賽場上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極端。
關于虞爽過度放松的這個問題,在場的教練們也試著或多或少出了些主意。
主要就是嘗試著給虞爽增加壓力,看看能不能將他的緊張感給提升上來,只是具體怎么個加壓法兒,又是個問題。
游云最后提了個疑問“最近這段時間的訓練里,虞爽的訓練成效是不是比400米項目的其他選手都要好?幾個選手的測試成績中,是否是虞爽的成績暫時占優?”
田文瀚一愣,還真是。
那也就是說,虞爽有可能是那種必須身邊要有比他強的選手在,才能刺激到他提升狀態的選手。
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田文瀚他還得頭疼。
目前可是冬訓階段,暫時沒有國際賽事,虞爽此前也沒有國際賽事經驗,田文瀚也拿不準虞爽如果上國際賽場的話,會是個什么反應。
直到分析會解散,田文瀚也對此暫時沒有頭緒。
末了,田文瀚嘆了口氣“要是國內能有個選手徹底壓他虞爽一頭就好了。”
其實國家隊里的其余幾個400米選手,光看b的話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