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寸寸推進。
七月二十,沙陀酋長李友金獻蔚、朔兩州投降。
二十四日,李克用堪堪收到消息,急忙收兵后援,李可舉趁機從后追殺至藥兒嶺,殺敵千余,繼續(xù)銜尾追擊。
七月二十七,與吐谷渾都督赫連鐸、招討使李遂前后夾擊,剛聚攏的三萬沙陀兵馬殺的四處亂逃
“想不到,此役竟這般輕松。”
鉛青的雨幕里,呈出殺氣的軍營,兵馬進出,泥濘的路面沿著一頂頂帳篷延伸過去的中央大帳,名叫李琢的中年將領,正與軍中宿將說著話。
“沙陀人兵馬大敗,短時間內,再無法卷土重來,只是可惜了那李國昌、李克用二人帶著宗族家眷逃遁去了韃靼,不過這樣也好,吐谷渾都督赫連鐸之前還求我多讓他拿分功勞,剩下的事,便交給他了?!?
“只是有一點,我無法下筆,梳理整個戰(zhàn)事的過程,呈報朝廷”
首位上,面容端方的將領,撫過頷下長須,看著掛在帳中一側白色的旗幟,整個戰(zhàn)事悄然改變,全在上面,后來他遣人沿途打探了那匹沙陀人戰(zhàn)馬來時的方向,除了地上凌亂的馬蹄印、大量的馬車碎片、瓷器外,就剩一座丘陵堆積了數(shù)十具沙陀人尸體。
整個戰(zhàn)事的過程,軍中掌書是要記錄在案的,可這叫他如何記錄,又如何稟報?想不到左右戰(zhàn)局的竟是一面普普通通的旗幟,或者說寫出這面旗幟的那人。
不過,北方戰(zhàn)事已解,后面還有許多善后的事要處理,但戰(zhàn)事平定的消息總是要放出去的。
踏踏踏踏
蹄聲疾馳官道,由北向南,入雁門再擴散各州府,戰(zhàn)亂平定的消息傳入各州府衙,再印發(fā)傳達下面各縣衙門。
一張張布告張貼,俱是宣告北方沙陀人作亂已平的消息,識字的人將內容讀給周圍眾人聽,圍觀的人群掀起嘈雜,熱熱鬧鬧的叫好叫罵的聲音里,不少人帶著聽來的內容,轉告給親人或相熟的。
熱度持續(xù),身影過往,熙熙攘攘的圈子外,耿青張頭望著,聽了片刻,便領著巧娘、白蕓香,還有幾個幫眾抱了大包小包食物出城,回去的路上,小姑娘有些幸福的跟在后面嘰嘰喳喳。
“先生,剛才上面說沙陀人已經(jīng)被打敗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不回去了,既然已經(jīng)走到了這里,總要去長安看看,怎能半途而返?!?
耿青拍拍她頭,沙陀人被擊敗的消息,他沒多大的感觸,只是有些擔心安敬思,出城的途中,他尋了從北面過來的商販,問了關于飛狐縣的事,沒有聽到有守城的將領死去,才讓他稍稍安心。
‘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撿著山路過來,對于外面發(fā)生的一切,消息并不靈通,眼下才算微微松了一口氣,下一步,該是去汾水乘船,去河中府了。
不久,隊伍繼續(xù)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