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萬年,滄海桑田,幾度回眸,世間早已不似曾經那般的光景,而身邊的他們也早已變得不似他們。
五大神獸的誕生意味著萬象,象征著紛亂,其中更蘊含著更替與興盛,那是他們所不了解卻又無力去更改的天命。“群”與“族”的概念由他們而起,“爭”與“奪”也隨他們而動。源汐他們也曾被當成攻擊的目標,多次被挑釁,無意去捍衛什么,卻命定強大,不用出手便足以讓神獸們臣服,逞強好斗者只因太過靠近他們而消亡,幾番試探的結果,是奠定了他們的地位以及讓他們學會了如何更好的控制身上強大的靈力。
神獸本應該都是群居,奈何總有異數,聚氣天地火氣也只誕生了一只鳳凰,形單影只甚為可憐,不喜他族眾數,便日日跟隨他們,躲在不遠處,靠著吸食他們身上的靈力而日益強大。噬兮和垣殤是四處闖蕩的性子,喜歡游走各族神獸之中逗玩不同的神獸,而源汐和樗兮因喜靜,鮮少離開一個地方,久而久之,鳳凰便只跟著他們生活,萬事都隨著他們,自是對源汐和樗兮表現得更為親近。
不知是為了感念他們的強大,還是因為修行總該有個目標,神獸們紛紛以幻化與他們類似的模樣為榮。對此,源汐和樗兮不以為意,反倒是噬兮與垣殤生出了“觀賞”之心與“好壞”之意,只要得知有神獸修為大成要行變幻之術,總會特意去品評一番,而他們的“喜好”在神獸中被奉為了金科玉律,人人爭相滿足。殊不知,天地的“形”是早已命定,正如他們的青龍、鳳凰、騰蛇、白虎和九尾狐的本源形態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幻化出來的模樣也是一早便定好的,根本無從改變。
不過眾獸對此經歷的多了,最終也悟明白了這個道理,可他們的喜好擺在那里,儼然還是讓神獸們多出了期待,總盼望著自己是被眷顧的,能入他們的青睞,得一句嘉獎便能顯耀全族。
鳳凰因是單只,并無法光耀誰,不過倒是生了想與源汐一模一樣的念頭,在不知“形”定的前提下,還是嘗試過多次幻化,可當第六次跟之前的一般無二后,它也終于領悟了,不再強求。雖無龐大族系,但兼備陰陽兩身,可公可母算是天地給它的安撫。而那時的他們,根本不懂何為情愛,只因跟源汐多親近了少許,便選擇了陰體,幻化成了跟源汐更相近的模樣。
五大神獸的誕生雖帶來了許多的紛擾和改變,但對于源汐他們而言還是可自顧自的不需理會,多了一份尊榮,也多了一份安寧。噬兮與垣殤雖不再與他們時時刻刻在一起,卻也并未生出任何波瀾,偶爾相見,聽著他們講述神獸之間的爭執,倒也不失為一份趣味,也算是天地間再造后的安穩。
可這份安穩卻過于短暫,天地的靈氣忽現大盛又迅速衰竭,也就一瞬之間,世間再度繁衍了無數生靈,而趨于他們形態的“凡人”也由其中一批生靈演化而來且數目龐大,遠勝五大神獸族群。本以為是天地自然之象,“凡人”的演化跟五大神獸的誕生并無區別,不料“凡人”雖無靈力,卻極度“聰慧”,以“智”生“知”,更自帶奇妙感知,后命為“七情六欲”。
凡人數量之眾,遠超天地其它生靈之總和,又因沒有靈力,資質孱弱,不僅是其它誕生生靈欺辱吞食的對象,更淪為四大神獸戲弄爭搶的玩物。自五大神獸誕生以來,天地之間自然形成了強者為尊的立命之法,凡人雖為后生之靈,但奈何弱肉強食,很快便通曉了此道。但因有“智”傍身,并非一味的屈服,而是以“智”萌“法”,想出了許多的辦法躲避和對抗欺辱傷害他們的神獸和生靈,讓神獸族也屢屢受挫。
凡人的機智聰慧,不僅挫敗了神獸族,更得到了噬兮和垣殤的關注,尤其是垣殤對他們充滿了好奇,更多次現身阻止神獸族傷害他們。而凡人在見過垣殤召喚天雷擊退騰蛇,引動河水淹沒白虎,后又瞬間消失于眼前的行為很是驚訝及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