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史館出來,齊羽急著要回操場協調后續的比賽安排,江璐記掛著頭部受傷的陳穎于是直接去了活動室,剩下顧淵馮子秋和柳卿思慢慢地沿著環校河邊的路走著。
路邊雜草叢生,不知道是校工偷懶還是校方壓根就沒有安排過修剪的人員,昨夜小雨之后的污泥還沒有清理,走在最邊上的卿思在濕漉漉的地上留下了一串長長的腳印。出來之后走了快五分鐘,但是一個人都沒有說話。
雖然是平時比較偏僻的路,但由于到處都有活動,所以路上還是有很多人,顧淵他們盡量遠離人群,在比較邊沿的地方慢慢地走著。
陳歌的故事有很大的問題。
顧淵一邊走一邊咬著左手的拇指指甲。
陳歌把葉秋玲事件的前因后果講得很清楚,一個從外地轉學過來的女生,原本性格靦腆不善交流,但在詩雨老師和文學社一行人的幫助逐漸開朗活潑起來,留下了很多美好珍貴的回憶。但突如其來的校址搬遷,老校區將要被拆除的消息卻是讓這位少女賴以生存的支柱轟然崩塌。為了保護自己的回憶,為了留住那些她短暫的生命中僅有的美好事物,她選擇了一條不被人理解的道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乍一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很多邏輯上的謬誤。
比如說,張云的報道。
如果真的像張云和陳歌所說的那樣,那篇報道里寫的所謂“不實信息”是關于校址搬遷計劃中原定要被舍棄的東西,也正是這篇報道刺激到了葉秋玲,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可是那篇報道是在發布出來的當天就被報社以“印刷錯誤”的原因撤回了。
且不說作為一個在校高中生,葉秋玲一大早去買報紙看的概率有多少。就算她看到了,但報道當天上午就被撤回了,難道說她會因為一個無法驗證的消息而直接選擇走極端嗎?不合理,而且按照陳歌的敘述,葉秋玲并不是從報紙上得知這個消息的,而是在文學社的討論上知道的。學生會組織的請愿活動更是在那之后,時間是對不上的。
也就是說,張云的報道導致葉秋玲的死這個邏輯推論是不成立的。
所以……到底是誰在說謊呢?
是張云被撤回的那篇報道內容有問題,還是陳歌講的故事有問題呢?
前面快要到大禮堂了。
路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耳中的聲音也變得嘈雜,顧淵無法靜下心來思考,不免有些煩躁起來,就在這時,忽然旁邊傳來了一聲驚呼。
似乎是有什么人被絆倒了,只見一個男生踉踉蹌蹌地從路中間跑了出來,身體失去了平衡,猛地一下子撞在了走在最邊上的柳卿思,卿思向左踩了一步,直接就踩進了河邊的坭坑里,女生慘叫一聲,直接摔進了一旁的小河里。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以至于喧鬧的路霎時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朝這邊涌來。
馮子秋第一時間跳進了河里,抱著柳卿思靠到了岸邊,不會游泳的女生滿身泥水而且看起來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看到才中暑過,身體還沒好的卿思弄成這樣,原本就煩躁的顧淵氣就不打一處來,眼看著那個摔倒在地的罪魁禍首還趴在地上愣怔怔地朝水里看,他便三步并作兩步過去,一把捏住那個家伙的后領,把他的上半身拽了起來。
“對……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的鞋帶被人踩掉了,絆了一跤,才……”
鞋帶?顧淵聽到這里,不由地將目光移向這個男生的鞋子。
不同顏色的運動鞋,一只紅的,一只紫的。
手里暗暗用力,把那人的臉拽到了自己的視線里。
“果然是你……楊浩!”
那一瞬間,顧淵感覺自己所有的煩悶和憤怒都找到了發泄的出口。
先是陳穎被撞破的頭,再是自己的肩傷和子秋扭傷的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