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周宇杰點頭說道:“生物醫藥領域會是方向之一,不過頭條并不會直接進入這個行業,而是會以投資以及贊助的方式扶持有潛力的企業或者學院。”
李繼文接著問道:“那在生物醫療領域,您會傾向于哪一塊?”
周宇杰說道:“哪些疾病會嚴重威脅生命,我就會將資金投向哪個領域,最多的自然會是癌癥領域,整個中國,每年的正常死亡大概不到1000萬人,而其中超過1/3的人死于癌癥,這是無數普通人的噩夢,很多家庭甚至會人財兩失,我旗下的相互保以及水滴籌都在全力幫助這些人,但這些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攻克癌癥才可以。”
李繼文問道:“周總,目前全球癌癥治療方案基本上都是國際上知名的醫藥集團所提出,而抗癌藥的研發不但涉及大量的資金以及時間,還需要大量的人才,這種大規模的團隊合作,恐怕也只有您親自成立專業的團隊才有可能成功了。”
周宇杰搖頭笑著說道:“李先生,你太高估我了,就算我不計成本花錢組建一個團隊,也不可能成功,真要是這么容易,醫藥領域也不會被那么大巨頭公司壟斷幾十年了。
用互聯網的話來說,想在別人成熟的領域超過別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非互聯網行業,或許有一點可能,但那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投入。
二戰之后的汽車巨頭品牌,只有現代在韓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擠進了全球前十的寶座,而生物科技領域的門檻比汽車還要高的多。”
“那周總的意思是?”李繼文沒明白,一旁的雙馬也在認真的聽著。
周宇杰說道:“癌癥在初期其實并不難治,問題是很多癌癥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了,這種時候就很要命,就算是超級富豪,碰到癌癥也可能一樣的結局。
晚期癌癥的攻克難度是地獄級別,那么我們就可以逆向研究,如何能夠在初期發現它們,或者教普通人如何避免他們,這或許更重要,研發起來也要簡單的多,當然,這個簡單也是相對的,實際上如何快速的發現早期癌癥,也是一個難題。”
李繼文問道:“所以周總是準備將資金投入如何發現早期癌癥的領域?”
周宇杰笑著說道:“這是其中之一,但我更想做的是,統計出癌癥的發病的規律,就像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抽煙容易得癌癥,但有的人不抽煙得了,有的人抽煙卻不得,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說這是概率問題,但我覺得這或許有一定的規律,也許與遺傳基因、與日常生活習慣、與工作或者居住的環境有關,我想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收集足夠多的數據,來進行更詳細的分析。”
李繼文問道:“周總可否詳細講解一下?”
周宇杰說道:“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這最后1/3只能靠醫療技術以及患者有沒有錢來決定,而前面2/3,實際上并沒任何實際的解決辦法,即使是國際抗癌聯盟,他們也只能推薦人們熱愛運動、不要暴飲暴食過于肥胖、不要接觸化學物質等等。
但這些推廣言論效果很差,因為他們的聲音傳播范圍有限,而且即使被人知道了,很多人也不會當一回事,這些東西太虛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處理這件事,因為人們不可能在每時每刻都記住這些事,也不可能真的能夠這么操作,只能說是概率性的關注這些問題。
但如果我們能夠有著足夠的數據,那么就可以分析得癌癥的人有哪些規律,他們的家族關系親戚中有多少也有癌癥,或者有類似的非癌癥疾病,癌癥患者與他們的工作環境會不會有什么關系,在某一種特定環境下,得癌癥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