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看怎么樣?”蘇離問了一下趙麗茹的意見。
“我對京城的情況不了解,這邊到底有多便利?”趙麗茹是一個小市民,但并不傻,她對于住宅最重視的就是質(zhì)量,還有周圍的基礎(chǔ)配套設(shè)施。
“地鐵、醫(yī)院、商場,全都在范圍內(nèi),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賣出兩千多的高價。”
即便是在京城,兩千多的價位,也已經(jīng)是比較貴了。
最貴的是內(nèi)環(huán)的四合院,蘇離不可能去考慮,其次就是這里。
像煊城的房子,現(xiàn)在依然是五六百塊錢一平,根本就沒什么價值。
只有核心區(qū)域,擁有學區(qū)屬性的房子,才最值錢。
這一點,要在十幾年后才凸顯出來。
“要是這樣的話,我覺得不錯。”蘇離主要是覺得,這塊房產(chǎn)增值的空間也大。
因為旁邊就是一個知名小學,現(xiàn)在的京城還沒有按片劃分學區(qū),但是早晚的事情。
劃分學區(qū),那是大勢所趨,全國都會如此。
在教育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這是必然的趨勢。
中年男人問道,“二位,我這邊急著出手,要是可以的話,我們近期就能簽合同。”
蘇離皺了一下眉頭,“我還得斟酌一下,這是一筆大錢,不能一下子就拿出來,必須回去討論討論。”
其實蘇離還想聯(lián)系一下裴娜,看看有沒有其余的中介,看看新的房源。
貨比三家的道理,他不會不明白,尤其是這么金貴的東西,自然要精打細算。
老板看出來了蘇離的意圖,撇了一下嘴,隨即笑容滿面,“二位老板,這樣吧,如果有合適的,咱們可以再看看。”
“今天先這樣,我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蘇離擺擺手,就帶著趙麗茹出門。
老板跟在后面,也說不出是個什么表情。
但他這樣的銷售,早就知道,談成一單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房產(chǎn)中介賣一套房子抽取百分之一的傭金,太正常了。
假如賣了四十萬,就要給他四千塊錢。
目前的京城,平均工資還沒夠到一千的線,在六七百晃悠。
這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
中介賣一套房子,直接拿到相當于六七個月的工錢,可不得讓他們專心致志。
老板沒氣餒,笑呵呵地送兩個人出去。
等走遠了,蘇離給裴娜打了一個電話。
接通以后,蘇離開門見山,“裴老師,是我,蘇離,我現(xiàn)在剛到京城,之前不是托你幫我研究一下京城住房的事情嗎,我去那家中介看了,只剩下一處房源,不是特別滿意,所以還想讓你幫忙打聽一下,還有沒有其他靠譜的中介。”
“你小子是把我當苦力了啊。”裴娜在電話那邊不住搖頭,“我現(xiàn)在還在開選題會,晚上你來老地方,咱們見面聊。”
隨后,裴娜掛斷了電話。
“是京城出版社的人?”趙麗茹已經(jīng)聽出來了裴娜的身份。
“京城出版社的副主編,不過我估計,她很快就要升官了。”
蘇離咧了一下嘴,“老媽,你可不知道,我上一本書賣了多少冊。”
“多少?”趙麗茹有點好奇,這可是蘇離第一次主動和她說自己這方面的事情。
“保守估計有一百萬冊。”
這個數(shù)字一說出口,趙麗茹立刻倒吸一口冷氣,這樣的數(shù)字,對她而言已經(jīng)是難以逾越了。
如果一本書賺一塊錢,那蘇離也能夠拿到一百萬的現(xiàn)金!
不過這只是趙麗茹一廂情愿的算法,因為首先扣稅要扣掉很大一部分,其次就是出版社的打款不會那么輕松。
壓款的情況很普遍。
這不是一家的情況,國內(nèi)所有的出版社,幾乎都存在,更何況蘇離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