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欽長長嘆口氣,他又何嘗不為皇上擔(dān)憂?顧花語現(xiàn)今在何處?石城還是洪城?
回到府里,呂子欽先去清芳堂向秦老夫人請安。
秦老夫人得知皇上睡眠不好,懊惱自己將丹藥用完。
“早知這樣,老身好轉(zhuǎn)后就停下來,將那些丹藥呈給皇上。”
呂子欽寬慰道“外祖母別懊惱了,孫兒再想法聯(lián)系這位友人,向她再討些就是。”
“皇上的龍體關(guān)系著江山社稷。你早些聯(lián)系你那位友,或讓如軒他們跑一趟,再向他討些。咱們重金感謝人家。”秦老夫人吩咐道。
呂子欽點點頭,“是,孫兒明白。”
葉夫人本想說說平夫人與施三小姐的事,見兒子憂心皇上的龍體,深知場合不對,于是忍住未說。
呂子欽小坐片刻,便起身告辭。
秦老夫人知道他有事要忙,也未多留。
呂子欽離開后,葉夫人看向錢老夫人,“阿娘,你說施府的三娘子與子欽怎么樣?”
秦老夫人抿了口茶,說道“三娘子不錯,精靈得很,是個能干的。這事,你探過子欽的口風(fēng)嗎?”
提到呂子欽的態(tài)度,葉夫人很是頭痛,“子欽像塊木頭,情事方面好像是未開竅。
早兩年知道三娘子的心意后,我問過子欽,子欽讓我別添亂。
阿娘,子欽都這么大了,伺候的全是小廝。
你說,我是不是該給他安排兩個大丫鬟,等出了孝期,收了做通房。”
秦老夫人搖搖頭,不贊成道“你還真是會添亂。葉家的男人,婚前無通房,婚后不納妾。你祖父是這樣,你父親是這樣,你兄長是這樣,你兩個侄子也這樣。”
葉夫人低下頭,“我這不是怕他不懂事嗎?”
秦老夫人嘆口氣,搖搖頭道“子欽自小聰慧,看的書又多又雜。哪里是不懂情事的人?”
葉夫人不淡定了,問道“阿娘,三娘子真是不錯,今兒你也見著了,人長生得好看,性格開朗。
子欽那個悶葫蘆,若是娶個和他一樣悶的,家里跟沒人一樣,多沒意思!”
秦老夫人笑著說道“施家三娘子確實不錯,性格好,心思還細(xì),很有眼色。平夫人教導(dǎo)得很好。”
葉夫人聽了母親的話,眉?xì)g眼笑道“這么好的姑娘,打著燈籠都難尋,對吧?”
秦老夫人點點頭,“嗯,是確實難尋。不過,子欽對施三小姐好像沒有那份心思。否則,三娘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子欽能不知?能不回應(yīng)?”
葉夫人嘆口氣,“子欽就是個孩子,哪里知道尋個賢內(nèi)助有多重要?我跟英子商量著,該如何撮和他倆。”
秦老夫人說道“我勸你悠著點,別耽誤人家女兒。”
“三娘子多好!也不知子欽是如何想的?唉!”
“你也別自尋煩惱!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秦老夫人笑道。
“可是,婚姻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嗎?”葉夫人不甘心的問道。
秦老夫人抬頭看向葉夫人,說道“你也好意思拿父母之命來說事?
當(dāng)初我怎么與你說的?我說楊氏是個不好相予的,你怎么與我說的?
你說,你與定坤兩情相悅,你愿意為他受委屈。
那時候,你怎么不說婚姻是父母之命?
怎么?到你兒子這里,你便要行使父母的權(quán)利了?”
葉夫人被母親搶白,不好意思的摸摸發(fā)髻,“阿娘,別說了。我錯了。子欽的親事,由他作主,行了吧。”
秦老夫人指指葉夫人與錢夫人,“你倆給我聽著,咱們家孩子,娶進來的,嫁出去的,不求高門大戶,只求人好,合孩子的心意。”
葉夫人低聲道“阿娘,您這也太寬泛了吧。萬一,孩子們挑個山野村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