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葉尚書,皇上很是婉惜,“葉愛卿在世時,為朕分憂不少。可惜,葉愛卿走得太早。
幾年了,葉卿與朕促膝長談,好像就在昨日。唉!”
皇上長嘆一聲,片刻后,說道“子欽好生溫書,婚事往后再議。”
呂子欽立即跪地謝恩。
皇上朝高公公說道“趕緊扶他起來!這孩子,好好的,怎么又跪上了。”
高公公上前,將呂子欽扶起來。
呂子欽與賢王陪著皇上用了晚膳,才起身道別。
出了太和殿,賢王側頭問道“子欽為何不滿王相府這門親事?因為那位顧小姐?”
呂子欽回道“回王爺,在下不想議親,只是想安心讀書,爭取來年下場能考個好成績,告慰外祖父的在天之靈,與別的無關。”
賢王停下腳步,看著呂子欽問道“真的?不是因為顧小姐?”
呂子欽說道“科考之前,在下不想分心。”
賢王見呂子欽避開問題,說道“子欽該知道,金榜題名對英國公府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就算子欽名落深山,對英國公府也沒有任何影響,子欽何苦執著于此?”
呂子欽迎著賢王的目光,沉著臉說道“在下能否金榜題名,對英國公府無任何影響。
但能否金榜題名,對在下很重要。
在下若是無德無才,如何為朝廷效力?往后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賢王見呂子欽生氣了,說道“本王不是這個意思,本王的意是,將來你繼承英國公府的爵……”
不等賢王說完,呂子欽將他的話打斷,“繼承英國公府的爵位就可以不學無術?
人活著,從出生到死去,像米缸里蟲一般吃了睡,醒了吃,混吃等死嗎?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賢王擺擺手,說道“本王說錯話,好吧,你是對的,你專心讀書,然后學有所成,金榜題名。”
說完,賢王往前走。
呂子欽跟著往前走。二人再無話。
出了宮門,呂子欽朝賢王拱手作別,看著賢王的車走遠,才轉身登車。
如安見賢王沉著臉離開,小心的問道“爺,不順利?”
呂子欽淡淡的說道“很順利。”
“哦!”如安將腳凳收起,坐到車前,問道“爺,去承國公府?”
呂子欽應道“嗯!去承國公府。”
呂子欽靠著車廂重重的舒口氣,今日遇上賢王,事情比想象中順利了許多。
想到賢王,呂子欽的眉頭皺了起來。
在祖父眼里,賢王是個毫無城府,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但呂子欽知道,賢王遠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般單純,今日賢王在皇上面前看似隨意的話并非隨意而出。賢王為何要幫自己?
因為他們之間的情誼?呂子欽搖搖頭,自言自語道,不可能。
他們之間有道無形的屏障,隔著的,是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
哪怕他們都小心翼翼的不去觸碰,但鴻溝依然存在……
“來人,去盯著王爺,看他往何處去?”
另一邊,賢王沉著臉坐在車上,承允小心的將茶遞過去,“王爺,喝茶。”
賢王接過茶杯抿了一口,將茶杯遞給承允。說道“果不其然,父皇攔著子欽,不讓他到王爺來做事,且不滿國公爺為子欽訂下的親事。“
承允不解的問道“王爺,這是為何?六爺不是極討皇上的歡心嗎?”
賢王往后靠靠,懶懶的說道“父皇處處為子欽著想,喜歡子欽,所以才不愿意他攪進來。
國公爺不顧子欽的意愿,強行給他訂定親事,可能會弄巧成拙。
本王提醒過國公爺,讓他不要操之急,國公爺不聽,非要一意孤行。
這下好了,惹得子欽不滿,父皇不喜,到頭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