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道。
“很久,很久以前,在河灣處住著一位智者,因為他非常的聰明,能解答所有人的問題,于是……人們就把他成為河曲智叟。
在大河的下游,住著一個野人,這個野人,除過尋找食物之外,每一天都要從門口的山上取走一些土……”
沒錯,每次遇到這種大集會,云川都會給族人們講述一些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起的作用就是引導他們學會思考。
一個人在吃飽喝足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學會思考,云川認為,思考這個東西太重要了,甚至在某些時候比尋找到更多的食物還要重要。
云川只講故事,不做解說,解說是阿布要做的事情,他不想用自己的思維去衡量野人們的思維。
當然,云川的愚公移山的故事里,可沒有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的情節,只有這個愚公在山里開鑿出一條道路的故事。
每次講完故事之后,云川就會給大家吹奏一首歌,今天吹奏的故事便是《小城故事》。
桃花島目前來說就是一座小城,內城,外城共計居住著不到四千人,直到現在,小城里還沒有發現什么惡性事件,如果有,那就是云川沒有修造成功的那條大橋。
這些人對云川的要求其實非常的低,他們只希望云川能帶著他們吃飽飯。
現在,云川早就滿足了族人們的最低要求,他希望能用這些有啟發的故事,以及動聽的音樂來改變這些人。
棚子外邊的雨水淅淅瀝瀝的下著,棚子里的族人們則靜靜地聽著云川吹笛子。
盡管好多曲譜云川都已經忘記了,可是,對這些野人來說,已經足夠享受了。
很多時候,云川都懷疑,野人中間有很多的音樂奇才,一些歌曲,云川吹奏一遍之后,他們就能哼出來,且錯誤不多。
想要開發大腦,那么,就一定要多說話,云川牢牢地記著自己老師的一句名言——腦子這東西是越用越多,不用就越少的東西。
所以,對云川而言,好多野人們的腦子都是全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沒怎么用過的新腦子,必須要開發。
吹完一首曲子之后,外邊的雨水沒有停,族人們依舊相互依偎著沒有動彈。
云川喝口溫度剛剛好的茶水,清清嗓子,又給他們吹奏了一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這首曲字婉轉動人,音調悠長,有很強的催眠作用,云川一曲吹奏完畢,棚子底下的好多人已經睡著了。
阿布氣的暴跳如雷,掏出鞭子就要對這些蠢貨下手,卻被云川給阻止了,能讓人的心平靜下來,安然入睡,本就是音樂的效果之一。
這些天以來,族人們長久的被恐懼所包圍,刑天部死了那么多人,軒轅部死了那么多人,蚩尤部也死了那么多人,只有云川部直到現在就死了一個人,而那個人還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在族人們看來,那個年紀的人,即便是不死于瘟疫,也會死于別的時候。
相反的,如果本族也死了很多人,幸存的人才會覺得災難已經過去了。
現在,死的人太少了,這對他們來說太不真實了。
自從天氣轉涼之后,因為那三個部族的人離開了,附近的沒人的地方很快就成了野獸的樂園。
老虎進了竹林之后,熊貓們就倒霉了,雖然它們能夠合力打跑老虎,可是,那些小崽子們卻難免會成為猛獸們的口中食物。
在過去的歲月里,蚩尤寵著這些熊貓,云川也寵著這些熊貓,軒轅雖然不喜歡這種愚蠢的動物,但是,他那里的沒有竹林,熊貓也同樣不喜歡他。
這樣的環境就造成了一個后果,那就是熊貓幼崽泛濫,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幼崽們的成活率很高,以至于,就因為有這么多美味的幼崽,那些大型食肉動物們才對竹林趨之若鶩的。
天空中許久不見的兀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