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誰能比我更聰明呢
云川有孩子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云川部落不再是以前那種純粹的看誰本事大誰就能當族長的野蠻部落了,開始有了傳承。
沒人知道傳承習慣是怎么代替推舉習慣的,只知道族長的兒子就該是族長,且這一習慣已經深入人心了。
刑天當初以為依靠自己的本事可以穩妥的當上神農氏的族長,為此,他為神農氏東征西討建立了赫赫武功。
可惜,在老神農即將去世的時候,繼承人根本就不是他,而且,為了保證神農氏的兒子臨魁登上族長寶座,老神農不惜以消耗本族實力為代價,也要干掉他。
從這件事情上就能看的出來,不論是軒轅,還是蚩尤,亦或是神農氏的那些老部族人,他們都傾向于傳承,反對推舉。
沒有這個事情當基礎,臨魁不可能獲得那么多人的支持,刑天也不至于會失敗的那么凄慘。
云川的孩子盡管還在精衛肚子里,但是,他未來族長的地位已經堅如磐石。
睚眥終究是要分出去當族長,建立自己強悍的陸地部族。
赤陵終究是要分出去當族長,建立自己強悍的水上部族。
這兩個部族將毫無疑問的成為云川部勢力范圍內的姻親部落,與云川部非常親密,卻自行其是。
夸父一族從來都沒有生出離開云川部去自利的想法,他們的首領夸父認為,離開云川部他們可能會被餓死。
軒轅一心要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部族,也就是說,軒轅想要建立一個大大的中央集權王朝。
在云川看來,目標是對的,只是時間不對。
一個距離核心部族兩天路程的小部族,對核心部族的忠誠能夠維系十年,一個距離核心部族三天路程的小部族對核心部族的忠誠最多維系五年,而一個距離核心部族路程超過十天的部族,在第二年就不愿意把自己的糧食貢獻給核心部族了。
這跟誰是小部族首領一點關系都沒有,甚至跟部族首領是否忠誠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只跟部族利益有關。
距離核心部族越遠的小部族,享受到核心部族帶來的好處就越少,而義務卻會不斷地增加,所以啊,反叛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么云川會把部族的總人口控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的原因,在這個人口規模的時候,云川可以保證自己的命令可以傳達到每一個人,不會生出歧義,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秋天終于到來了,山洞外邊的秋風已經開始轉冷,人們也就穿上了短裘衣,出去找食物的次數也就更多了。
在那些沒有被水淹的地方,還有很多成熟的野果子,草籽,以及地下的根莖植物,都是他們的目標。
部族里的糧庫是所有人的精神圖騰,只要糧庫還在,族人們即便是去采集食物,他們的心也是安定的,不用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繼續像狗一樣在地上刨坑尋找最后的希望。
族人們找到的食物,耐儲存的就收集起來,不耐儲存的當天就干掉。
出去尋找食物的基本上都是婦人跟孩子,力氣大的成年男子與巨人族婦人們,又開始了修建城墻的工作。
阿布有一個計劃,準備在天氣暖和之前,必須要修建一座木質城墻,同時,也要把常羊山之野上的一片森林砍伐掉,作為木頭的來源。
森林這東西現在對云川部來說非常的討厭,這里是將來的農業區,有了森林,就預示著會有野獸,鳥兒藏在森林里最終會禍害莊稼。
所以,森林必須清除掉,留下樹根讓它繼續生長出枝條,好讓部族人拿來燒火。
竹林在常羊山后邊,這里面可沒有熊貓,當年,神農氏一族占領常羊山之后,已經把里面的熊貓吃的干干凈凈。
而桃花島外城竹林里的熊貓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