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大自然的底蘊更加豐厚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分封諸侯,那就不要太講究規矩。
一個人離開大家庭自己單過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喜歡大家庭里立下的規矩,總覺得自己的地盤就該自己說了算。
情誼就不一樣了,當他離開的時候滿腦子裝滿了你的好,當他獨自面對外邊的風風雨雨的時候,總會在最困難的時候想起自己過去的生涯,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人,更不是在孤軍奮戰,背后還有很多在乎他的人在背后看著,就會讓他平白的生出很多力量來。
基本上,有娘家支持的女人日子過得都平和一些,只有那些沒有娘家支持的女人才會把自己的日子過成戰場。
因為她知道,她只能靠自己!
沒錯,云川準備用情愫,情誼來維系云川部與諸侯各部的關系,這也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畢竟,只要認同感有了,他們就跑不遠,在以后的歲月里,當時機成熟,總會有一個強大的人,把所有人都捏在一起過日子。
這樣的人一定會有,還會有很多,不用云川操心,他現在只想讓野人們加速改變,讓那一天盡早地到來。
精衛聽嫘說,軒轅已經準備用質子的方式來控制諸侯部落了,質子一直寄養在軒轅那里,由軒轅親自教導,其實就相當于軒轅收了很多的兒子,等兒子長大之后,孩子的親老爹就會死掉,或者用別的辦法讓親老爹在合適的時候死掉,總之,這個孩子一定會繼承那個諸侯部落的,然后,軒轅就覺得自己完成了對部落的羈縻,而那個孩子也一定會跟他是一條心,因為,沒有軒轅支撐,那個孩子根本就坐不穩族長的位置。
這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辦法,幾乎比云川用的法子還要好,如果可能的話,云川部也應該用這個辦法。
只是,云川實在是對睚眥,赤陵這種從小在身邊長大的孩子下不去那個黑手,所以呢,用情誼來羈縻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云川看得很清楚,也想過很多的辦法,他覺得在這個時代弄一個統一的王朝根本就不現實。
就算是能把所有部族用武力拉在同一桿大旗之下,最終還是要分開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野人們獲取食物與物資的方式實在是過于單一與艱難了。
軒轅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統一文字,統一語言,就目前這種四個部落用四種語言,三種文字的狀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更不要說真正認識字的人,四個部落加起來都不超過五十個人,最麻煩的是,除過云川部,其余兩個有文字的部落的文字,還經常變來變去的。
早上太陽的陽字還是這樣寫的,到了下午有人覺得不對就會改成別的,教育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在這個時候,文字固定,盡早形成學習風潮,比改編文字要重要得多,至少,不能朝令夕改。
倉頡的死,對于軒轅部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最喜歡改動文字的人就是——倉頡!(傳說中,倉頡總結,創造了上千萬個象形字,并非只有《倉頡書》上的28個字,想想看,你如果上學的時候要學上千萬字,累不死你!)
臨魁用來羈縻部落的法子,就是把自己的兄弟派去當別族的族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別族的族長自然是死傷慘重,基本上沒有幾個善終的。
蚩尤的法子比較特別,他用的法子其實就是宗教,他的下屬部族中,權力最大的就是各種“巫”,族長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問過“巫”才成,而蚩尤則是他們部落中最大的“巫”。
反正,在羈縻部落的手段上,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法子,而這些法子看起來好像都很有道理,當然,只有云川部的法子看起來是最粗糙的。
軒轅部的法子最終失敗了,神農氏的法子也最終失敗了,蚩尤部的法子下場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