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的,有的穿就行,這才作罷。
第二天杜鵑照舊跟蘇阮去了店鋪,忙碌的空擋之間,她就會拿起針線來繡花,也因為剛開始生意不忙,一天下來也做了不少的活計。
快過年了,大街上的行人陸續(xù)增多,即便不是什么大集,每天也都有不少人走動。
聽附近的商鋪老板講,這個時候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由于過年的原因,南來北往的人也特別多。
有的是趁著年做生意,有的則是回家,還有走親訪友的。
桃林鎮(zhèn)地方不大,卻是三個城市的交叉點,到了年關,這人真是一天比一天多,各色各樣的都有。
蘇阮的布莊開了沒幾天,生意就越來越好了,她的布料顏色特殊,其他地方根本沒有,南方有些布莊優(yōu)勢就是繡工做得比較好,但是顏色的種類還有色彩遠遠比不上這里。
于是乎,串門的,拜年的,送禮的,省親的等等,但凡聽說了,都會來這里扯上一些布料。
口碑是無形的財富,別看這時候沒有網(wǎng)絡,語言傳播得別特快。一來二去的,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
在杜鵑做出第一件衣服的時候,店鋪的生意空前的好,一個上午就接待了幾十位顧客,而且買的數(shù)量都不少,很多人都是準備過年送給親友的。
到了下午人少了一些,斷斷續(xù)續(xù)也有人過來買,最遠的一個人,準備拿著布料去南方回老家,給七大姑八大姨帶了十幾匹布。
杜鵑咬斷最后一個線頭,把做好的衣裳遞給了蘇阮,“阿阮,你看看怎么樣?哪里不合格我再改。”
其實她繡花的途中,蘇阮時不時也會看看,覺得成品比自己畫得還要好,現(xiàn)在把衣裳接過來抖開,頓時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那月白色的布料上,點綴著荷花花瓣,裙邊一圈綠色,還用金色絲線繡了點點波紋,仿佛這件衣裳就是從荷塘中提出來的一樣,活靈活現(xiàn)。
“好美啊,這不就是……荷塘月色嗎?!”蘇阮忽然想起了這四個字,的確是很符合,月白色底色,淺粉色花瓣,波光粼粼的池塘,意境很濃。
見到蘇阮滿意,杜鵑也很開心,“阿阮喜歡就好,我還怕自己手笨弄不好,辜負了那么好看的圖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