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娛樂圈里資本橫行,這種人進入娛樂圈只會更恐怖?!?
“要不要說得那么夸張啊?!?
“聽我的,刪了他的聯系方式,從此以后繞著他走,這樣才能確保不被欺負?!?
“???”
“相信我,你被他盯上了,剛才那番話,我懷疑就是編造的,什么五年前的邂逅……”
“可,可是,我記得確實有,有這么一回事兒啊。”
“所以我只是懷疑,如果是真的,那未免也太巧合了?!?
“誰知道呢……”
“刪掉吧,別像個花癡一樣舍不得?!?
“哦,”昕小妞嘟著嘴巴磨磨蹭蹭地刪掉楊磊的電話號碼,“這下你放心了吧?”
“還是不放心,今天別滑雪了,回首都吧。”
“別啊,我還是第一次滑雪,不,第一次見到雪。”
“改天再來?!?
“……行吧?!?
楊磊自然不知道昕小妞和她的同伴聊了些什么。
但一點也不擔心。
只要有這么一個開局,他就已經成功了,成功地在昕小妞心目中留下一個印象,讓昕小妞記住了他。
接下來,只要抓住下一個重逢或者可能重逢的機會,就能更進一步。
想到這里,他忽然有點想投資文娛行業了。
文娛產業在未來也挺賺錢。
值得一投。
最關鍵的是投資文娛產業還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獲取海量的關注度,這可是無價之寶。
重生前,很多大佬虧錢也要發展文娛產業,圖啥?還不是這個產業自帶的流量?
在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流量為王這個概念越發明顯越發真實,不管哪個行業,有流量就能賺錢,很真實。
不說那些打破腦袋的互聯網巨頭們,就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也有這項。
所以,如果真投資其他產業的話,進軍文娛產業收割流量還真的很有必要。
流量這東西實在太香了,可以直接變現,也可以用在其他產業中作為營養劑和催化劑,哪怕是做實體企業,有巨額流量加持,也會比中規中矩的企業發展更快。
甚至,不客氣地說,做企業,和做明星也沒啥區別。
在這年頭,企業家甚至需要比明星更能演、更能凹人設,比如某做火箭的特教主,那人設立的,國內國外吸粉無數,硬生生靠著粉絲的追捧,從瀕臨破產的邊緣跳回到世界首富的寶座上,堪稱現代化實體企業的運營標桿。
與特教主類似的其實還有很多,雷老板、杭城馬以及更早一些的王小石等等,都極其擅長凹人設、圈粉絲,娛樂圈里的飯圈經濟其實都是這些企業家們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