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本報考指南賣得火吧?”
“好像是不錯,前幾天出版社聯系我說要加印。”
“果然是我們光華的財神爺,財大氣粗到連近千萬的稿費都看不在眼里?!?
“嗯?誰跟你說有近千萬的稿費了?”
“報紙啊,還是《中青報》說的?!?
“什么情況?”
“就是一《中青報》的編輯跑去潞州府采訪了出版社的人,說你這本書從出版到現在,拿了八百多萬的稿費,今年破千萬輕松松,不會是記者瞎編的吧?”
楊磊很驚訝。
《中青報》?
他都上這報紙了?
以前還真沒有關注過呢。
雖然最近有不少媒體想采訪他,但都被他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分量不夠,都是些地方性的小報,名氣最大的也就首都這邊的媒體,沒有一家全國性的。
他也不知道啥原因。
估計是他躥得太快了,這些媒體沒反應過來?又或者摸不清楚他的底細不敢亂采訪?
如果屬實,《中青報》還是第一家全國性的媒體呢。
雖然人家也沒有直接采訪他,而是直接去他老家挖他的底。
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證明現在的他已經開始走進全國性主流媒體的視野。
是個好現象。
不過八百多萬的稿費……
妥妥的假新聞。
明明已經到手一千二百多萬了。
他和出版社簽訂的可不是普通的版稅合約,還有一定的獎懲機制,多少銷量以內多少版稅,超過多少就追加多少獎金。
他這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這份報考指南的潛力?
事實證明他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年前一直反響平平的報考指南,在年后的銷量“唰”地沖上天,連續好幾個月殺進月銷售量前五的位置,甚至網上都有一定的銷量,連盜版商也聞風而動。
但就算如此,在超高熱度的支持下,越接近高考,銷量就越高,上個月直接成為月銷亞軍。
根據出版社那邊估算,五六七月是銷量最高的月份,高考就在六月嘛,哪個家長能忍住不買一本回家好好研究研究?
用出版社的話來講,這玩意兒都快成了這一年度高三學生和家長的剛需。
等到八月份,他的稿費能破一千五百萬。
嗯,就是這么霸道,一點道理也不講。
因為市面上根本沒有同類書籍或者刊物,他這是獨一份兒的。
就算有一些零星的所謂報考指南,跟他的也沒有可比性。
他這邊不光全面,還附帶了更詳細的解說,地理位置、住宿條件、專業前景、大致錄取分數線等內容。
而且他會不定時增刪。
一下子就把新的老的競爭者干趴下了。
沒有一合之敵。
不過中青報的記者明顯不夠專業,沒有打探到更詳細的信息。
直接問出版社,人家能說大實話嗎?
正常人都知道財不露富。
查這玩意兒,應該去稅務局,稿費的稅費和正常個人所得稅不一樣,屬于特種稅,只有百分之八,他收了多少稿費,稅務局一查便知。
好吧,這年頭能按時按規納稅的自然人不太多,就連大企業也多的是偷逃稅款的,明星們、小老板們更是把偷逃稅款當成了家常便飯,反正檢查不嚴格,稍微做點表面賬就能糊弄過去,所以中青報的記者沒去稅務那邊倒也能理解,估計認為稅務那邊的稅局可能不如出版社那邊準確吧。
可惜楊磊是個偷啥都不會偷稅的人,每一份收入都有及時納稅。
為了防止出版社那邊搗鬼,他每個月都要查一次賬。
不用他動手,合盛投資那邊多的是會計和律師等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