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風馳電掣。
在晚上九點多鐘進入潞州府的地界,然后按照路慧給的地址找過去,七拐八拐又敲門問路,總算找到了路慧的家。
很常見的晉省農村家庭,難怪路慧要把大部分收入打到家里,要是沒有這筆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一定很困難,可能還不如曾經的他家。
車剛停下,院子里的燈亮起,疑似路慧爸媽迎出來,男人拿著手電筒,“小慧的老板吧?”
楊磊笑呵呵下車,“叔叔好,我是路慧的朋友,算不上什么老板不老板的,我叫楊磊,回來辦點事兒,順帶著給路慧捎點東西回來。”
“好,好,屋里坐,屋里坐,一路上沒吃飯呢吧,我給你弄點。”
楊磊也不客氣,“那感情好,中午到現在別說吃飯,水都沒喝幾口。”
“一千里地呢,累壞了吧,”路慧老爹連忙招呼楊磊,非常熱情,把楊磊領進屋,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又是拿零食,“先墊墊肚子,我去做飯。”
“誒,叔叔,不用太麻煩,下點面條就行。”
“好的好的,你先喝茶,那個,小慧媽,把小慧給買的那瓶茅臺拿出來。”
“叔叔我不喝酒,還要開車呢。”
路慧老爹根本不理他。
典型的農村熱情人,熱情是真熱情,不講道理也是真不講道理。
當然,主要是他也沒打算客氣。
不然的話,他根本不會留下來吃飯喝水,甚至不會進門,卸車就離開。
之所以留下來,那是有目的的。
晚飯端上來,他知道路慧的手藝是跟誰學的了,正是路慧老爹,這手藝妥妥的一脈相承。
楊磊打開那瓶臺子,給自己和路慧老爹各倒一小杯,“謝謝叔叔的招待,謝謝啊。”
“是我該謝謝你,小慧之前就一直發愁這些東西怎么往家拿,我說不行就買破爛拉到,結果她不愿意,我這個閨女啥都好,就是太會過日子。”
“嗯,是個會過日子的好姑娘,以后誰娶了她,那可享福了。”
“嘿嘿嘿,也就指望著這個閨女了,兒子不成器,連閨女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路慧還有個弟弟?”
“十七歲,讀高中,不成器,模擬考試三百多分,高考完送他去學廚師,好歹算一門手藝,走哪兒也餓不著肚子,比讓他去那些亂七八糟的學校混日子強,混日子不怕,就怕跟著來歷不明的人學壞了。”
“這倒也是一條出路,不過成績要是可以的話,這大學該上還是要上的。”
“不行啊,但凡他成績好點,我能不愿意他上個大學?真不行,人本來就笨,學習更是一竅不通,就連做菜也不如小慧,唉,愁死個人。”
“兒女自有兒女的福,你們也不用太操心了,何況路慧那么出色,以后肯定會照顧弟弟。”
“那倒是,這個家還真就指望著小慧了。”
得,又是一個伏地魔。
咳咳。
開個玩笑。
楊磊真不反對出嫁的女兒對自己親人好點,只要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就好。
這和男人成家立業后依然要贍養爹媽照顧弟弟妹妹一個道理。
度,關鍵是度。
最怕的是那種自己沒什么本事全靠丈夫養活一家的人的那種。
路慧明顯不一樣,這個女人就算不嫁人,也能把一家人照顧好。
不過嘛,這肯定也是個煩心事兒。
楊磊也一樣,假如他弟弟妹妹不成器,他咋辦?還真能扔一邊不管啊?肯定不能,必須得照顧起來,只是照顧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所以,他和路慧老爹還挺有共同語言。
一邊吃一邊聊一邊喝,等酒足飯飽,倆人仿佛已經成了忘年交。
一瓶臺子喝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