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可能大致的收益。
然后,就被嚇到了。
因為如果做一百倍的杠桿,這一通操作下來,楊磊有機會競爭國內首富的寶座。
六個億進場,一百倍杠桿,百分之四十的漲幅,那就是二百四十億的收益,除非各種費用,再把借來的本錢都還掉,還能留下至少一百四十億。
算上股票市場里的小錢錢,總身價有機會直逼二百億。
07年底08年初的二百億什么概念?
能殺進胡潤前二十。
一百八十億是前三十。
三百三十億就能排在第十位。
四百二十億更能直接躋身前五位。
而且排行榜上這些人的財富只是財富,是總資產,連企業帶動產不動產以及市場估值都算進去了。
楊磊這小二百個億卻是實打實的現金。
別說07年底,就是十年后也沒多少企業能有這么多現金儲備。
例如號稱硬件企業南波灣的某想集團在21年的總資產也才二百多億而已,嗯,刨除商業信譽資產后的實際資產確實是二百多億,人家年報上自己公布的數據。
所以,連楊磊都被嚇到了。
雖然之前就想到過種種夸張的可能,但經過薛雨瑩這個大管家的計算,這結果依然讓他無法淡定。
二百億吶。
能干多少事兒了。
能買下兩個ib的pc業務。
如果拿去收購瀕臨破產但有潛力的企業,那么他的產業將會遍布全球。
一點也不夸張。
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再有潛力的企業,在瀕臨破產的時候都異常廉價,幾十萬甚至十幾萬就能拿下一家,因為企業主實在活不下去了,大多處于“給錢就賣”的狀態。
要是不愿意和企業主打交道,那就直接去銀行。
銀行手里掌握著海量的類似資產,都是因為還不上銀行貸款而被強行收回,價格同樣不貴,因為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銀行也需要現金,否則就會被這些資產拖垮,哪怕明知道這些資產在經濟復蘇之后會很值錢。
沒辦法,都經濟危機了,當然是活下去最重要。
手握優質資產有啥用?
活不過經濟危機,一切都是白搭。
這也是為什么有的投資者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后快速死亡,但有的投資者卻能在經濟危機到來之后迅速崛起。
楊磊這個重生者,當然只能是也必須是后者。
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要是有這么大優勢依然沒能經濟危機中撈到好處,那他可以向全國人民謝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