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確實被樓下羚羊微博發過來的數據嚇到了。
好家伙,這是買了熱搜么?
當然沒有。
現在的羚羊微博還沒有推出這樣的功能。
而且,就算有熱搜,這樣的數據也有點夸張,畢竟整個羚羊微博才多少用戶啊。
這數據,仿佛所有羚羊微博的用戶都瀏覽評論了這條微博。
微博和門戶網可不一樣。
門戶網上的新聞,只要用戶點開主頁就能看到,所以點擊量非常高。
但微博卻不同,正常情況下用戶只能憑運氣刷到,點擊量相對較低。
五萬的點擊,一千多的轉發,一萬多的評論,整體看沒啥,但活躍度高得嚇人,五分之一點開這條微博的用戶發表了評論,更有五十分之一的轉發比例,擱在十幾年后的某浪微博,也是相當漂亮的數據。
當然,是沒有買水軍和流量的正常數據。
畢竟閑著沒事兒誰往自己的微博里轉發這種玩意兒?
假數據?
那絕對不可能。
張海洋他們絕對不會拿假數據來忽悠他。
想到這里,楊磊打開自家微博。
然后,他知道為啥了。
這家伙,喪心病狂地給他做了個專題,就在微博主頁正上方,擱小說網站那就是妥妥的大封推,只要打開微博的用戶就能看到楊磊和宋芳菲。
一個高大帥氣。
一個清新美麗。
都特別能抓眼球。
還是男女通殺的那種,一個都跑不掉。
點一下。
直接進入頁面,清一色和他以及宋芳菲相關的話題和微博,有轉發的,有評論的,還有扒兩個人信息的,內容也是亂七八糟。
有說他是富二代的。
還有說他是某會所頭牌的。
還有說他是某個大佬的孫子。
當然,也有正確信息,農村出身、高二逆襲、省狀元、光華高材生、白手起家、好幾家公司的老板等等。
反正真真假假看得讓人頭暈。
可越是如此,評論區爭吵就越激烈,甚至已經出現了一批專門幫他辟謠和解釋的網友,也不知道是張海洋他們安排的,還是自發形成的。
不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有爭議,才有熱度。
這是互聯網社區成熟之后最基本的炒熱度套路,反正只是爭議而不是緋聞、丑聞,這樣的熱度相對而言比較干凈,幾乎不會反噬自身,例如某個新出道的明星故意犯了個不大不小的小錯誤,被“網友”扒出炒一陣子熱度后再親自出面道歉再炒一陣子熱度,然后這人氣就上來了。
觀眾早已看透,但這一招卻屢試不爽。
這就是人性。
而且總有不通世事的人,例如未成年這些,每年都有幾百萬新的網民涌入互聯網,這些人的主要收割目標就是這個群體。
這也是為什么某些流量天天被罵成狗但依然能賺得盆滿缽滿。
就像韭菜,割了一茬還會長出一茬。
實在長不出來還能重新再種一片,然后繼續割。
07年的互聯網上,幾乎全是韭菜,而且是未經收割的頭茬,一根根肥美茁壯非常好收割。
也就是楊磊不愿意借此斂財,只想弄點流量。
否則,以他的手段,借助歡動文娛這個平臺推出一大批流量明星,要不了幾年就能統治華娛圈,反正不需要其他,化妝后顏值過關就行,買點合格的歌曲打榜,安排幾部偶像劇炒一炒熱度,再利用螞蟻網、羚羊微博這些自家平臺做推廣,流量那還不是伸手就來?
如果打出對抗韓流的大旗,不光流量有了,連大義也有了,搞不好還能得到主流媒體甚至官方的認可。
可惜,他是真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