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最基本的前提是得有錢。
肖思語攤攤手,“老板,燒錢沒問題,但問題是現在公司真沒錢了,你的錢啥時候才能到賬?”
楊磊也沒轍。
他除了賣股票,不然也沒別的辦法搞錢。
哦,可以貸款。
但那不是他的風格,從銀行弄了一個億的信用貸款已經是他的極限。
所以,咋整?
無錢可燒,還得把流量和熱度整上去。
楊磊嘆了口氣,“那就繼續出賣我的色相吧。”
肖思語直接笑出聲來,“老板,你真豁得出去。”
“沒辦法,人窮志短吶,”楊磊指了指顯示器上的后臺數據,“做好數據統計和分析,如果我和菲總吸引的流量足夠,那就繼續炒,有下降趨勢的手再炒第二波,回頭也給我注冊個賬號。”
“老板你要親自下場?”張海洋瞬間驚了,跟著大喜。
“沒辦法,沒錢,只能出點力,不然要我這個老板干啥。”
“要我們幫你運營嗎?”
“不,我親自運營。”
“沒問題?”
“老張,相信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互聯網社交,”楊磊自信地做起了手勢,表情嚴肅又認真。
張海洋想了想,點頭,承認這點。
不承認不行,剛剛創造奇跡的微博就是楊磊這個老板親手搞出來的,除了技術這塊,各方面都毫無瑕疵,考慮得面面俱到,甚至還留了好多后手。
就算楊磊說他自己不懂互聯網社交,也沒有人相信。
肖思語接過話茬,“老板,你打算怎么操作?”
“還是要利用好大數據,看看我的個人影響力能帶來多大的流量,如果沒多少用,那就暫停,如果有用,那就加大力度,我盡量準備幾套方案,看看哪一種更有效。”
“炒緋聞?”
“我身上的要素那么多,能帶來流量的可不止緋聞一種。”
“還有啥?”
楊磊嘆了口氣,“你們這些人啊,能不能有點正能量,除了緋聞,我還是省狀元,光華學生,暢銷書作者,著名收藏家,多家公司的老總,超級富翁,隨便哪一條拿出來還不能做幾期節目?看看網友們對哪一期感興趣就深挖這個題材,每個題材做個六七八期的節目,這兩三個月的熱度就有保證了,搭配著恰到好處的緋聞,效果更好。”
“只炒緋聞不更簡單嗎?這東西絕對有流量。”
“緋聞有流量,確實,但一個人頻繁地炒緋聞且只會炒緋聞,只會讓吃瓜群眾越來越厭煩,就像吃肉,一天吃一頓或者一周吃幾頓,那肯定香,但如果一天三頓讓你吃肉且只讓你吃肉,遲早會吃吐了。”
肖思語連忙點頭,“明白了明白了,用戶會產生審美疲勞。”
“對,一個人可以有緋聞,這是生活中最好的添加劑,但是如果只有緋聞,那就非常糟糕了,只會累積負面情緒,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
“我知道了,楊總。”
“別不耐煩啊,道理很簡單,但你們就是喜歡在這方面犯錯,所以我要重點提醒,不光做內容,做其他業務也一樣,尤其是面對公眾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注意給他們新鮮感,咱們做互聯網的更得如此,因為互聯網的復制模式實在太迅速,同質化極其嚴重,一旦不能給用戶以新鮮感,那么很快就會被拋棄。”
這是大實話。
連某企鵝都不能例外。
企鵝名下兩大社交軟件為啥時不時地就要更新一點新功能,哪怕很雞肋甚至并不好用但依然要更新?
就是這個原因。
不信你看看,那些更新的小功能剛出來的時候都是罵聲一片,但很快就會被用戶接受。
人性如此。
一個個口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