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一杯茶沒喝完,潞州府的一把手周老板就急匆匆地從外面進來,一到露臺就伸出雙手:“楊老弟,可算把你盼回來了。”
周老板是大老板,一把手,上任時間不算長,且年輕,正是意氣風發想干點大事情的年齡段,也是市府所有大小老板中最想栓住楊磊的人。
因為,拴住楊磊就等于擁有了源源不斷的投資,而且是土生土長的投資,很安全,幾乎沒有風險,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好說話,跟港臺甚至外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
其他不說啊,自己人最起碼好說話。
換成外資,市府這些人想跟資方大老板見一面都難上加難,大部分情況下只能見到代理人,很多話也不方便說。
自己人之間就沒那么多問題了。
而且跟外資做生意,各種讓步極多,很多事情的處理也不能因地而異。
可跟楊磊做生意則恰恰相反,有鄉土之情在這兒,就算讓步,好處也會留在本土,被占便宜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周老板很熱情,從伸雙手跟楊磊握手就能看得出來。
楊磊也不托大,也雙手跟對方握手:“周老板客氣了客氣了,我早該回來的,只是最近確實忙。”
“聽說了,忙著賺大錢呢。”
“不是不是,忙著考試,北大很嚴格,掛科要重考,掛得多了要留級甚至勸退。”
“你還怕這個?”
“當然,現在的我好歹是個小名人,再不怎么重視成績,這面子上的事情也得過得去,不然就太難堪了,您說是不是?”
“也是這個道理,面子問題從來都是小問題,哈哈,別說你,就說我們,每年都要做那么多面子工程,我們不知道那不好?知道,可是不做不行啊。”
“呵呵呵,這個我還不太懂,只是聽說里面的水很深,當然,我也沒打算摻和,我只想把這錢花在實實在在的地方。”
“那是必然的,我們不可能拉著你這個干實事兒的去做面子上的工作,”周老板很坦誠:“說句實在話,你能在家鄉投資,這就是最大的面子,從拿到省狀元的頭銜,你就是咱們潞州府最大的面子,有你這個榜樣在,不只是屯城一中,連市里那幾家高中的招生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提升。”
“是嗎?”
“嗯,我也分管教育這塊,對這方面的數據了如指掌,絕對沒錯,今年一整年,非本市生源就超過三百人,中途轉學過來的也有一百多人,你想想,這是多么大的吸引力?”
楊磊還真沒有注意過這方面的數據,他只是聽老校長說有不少外地學生和轉學生,但沒想到數據這么夸張。
要知道,這年頭對生源的控制還挺嚴格,沒點實力哪能讓自家孩子異地學習?
轉學的更不用說。
當然,學校對學生質量也有要求,雖然也有一些很有錢的,但其中大的部分是普通家庭但成績非常好的那種。
市里的其他學校咋樣他不清楚,但屯城一中絕對走進了良性循環中,只要管理這塊別搞事情,屯城一中只會越來越好。
如果能順帶著把市里其他幾個高中的成績也向上拉一拉,那自然更好。
所以,石磊挺開心,連連點頭:“這是好事兒,是喜事兒,再接再厲,爭取把咱們潞州府搞成教育名城。”
“我也是這么想的,不過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啊。”
“越是難,越是要早點開始,”楊磊大手一揮:“我出一個億做專項資金,專門給屯城一中以及市里的幾個高中各蓋一棟教職工樓,只對優質師資力量開放,如何?”
周大老板豁然起身:“真的?”
“嗯,一個億,一分不少,多出來的部分轉入貧困學生這塊的基金賬戶里,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