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遁地,什么移山倒海……全都沒見著。
真要論起來,煉體功法帶來的提升遠遠不如內神經。
功法頂多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壯一些,依舊是普通人范疇,但內神經直接令自己成為超人。
楊牧云繼續忽悠道:“雖然地球上沒有了修行的基礎,但觀摩點評還是沒問題的,多寫點本章說總是好的。萬一以后哪天地球上環境變化,這些功法又都能修煉了呢?”
王金龍頓時感覺責任重大,甚至有種天不生我王金龍,修行萬古如長夜的感慨。
“神使大人您放心,我會按照您的要求去做的。”
楊牧云立刻控制鍵盤,將自己早就琢磨好的劇本碼出來,短短幾分鐘就搞出來十萬字,這速度看得王金龍直吞口水。
在這個劇本中,楊牧云加入了諸多佛門修行理念的闡述和講解,還有上百種法術、咒語的場景刻畫。
這些法術和咒語都是楊牧云精挑細選的。
首先,不用借助各路佛主、菩薩的力量,其次簡單易學,實用性強適用面廣。
比如金剛咒,念誦之后可以凝聚金剛之力護佑自身,抵擋外界的傷害,相當于一個加防加盾的輔助技能。
還有大金剛咒,比上面那個更強,而且還是群體法術。
金剛咒這個法術在佛經中原本就有,咒文、法訣都是現成的,拿到小人世界試驗過之后也能施展,但是效果平平,總覺得缺少點什么。
楊牧云打算消耗信仰之力對這個法術進行推演補全,可是一想到巨大的消耗又果斷放棄。
能推演出來還好,如果推演到一半沒信仰之力了,那就尷尬了。
而這時候,楊牧云想到了自己推演大威天龍時的情形。
如果將金剛咒像大威天龍一樣嵌入視頻中,被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觀看、研究,就能獲得諸多與金剛咒相關的信仰之力,再推演這個法術的時候就會事半半功倍倍。
而且,一只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如果一次性推演幾十個上百個小型法術,是不是更節省資源?
所以,楊牧云在王金龍的《法海傳》中插入了大大小小上百個武功、法術、咒語,由淺到深、由弱到強,層層遞進。
低級的有一些拳腳功夫,全都可以從已經整理出的技能樹上抄襲,反正都是佛門的武功絕學。
這其中有些高深的武功絕技是地球上無法修煉的,但也有一些粗淺的莊稼把式地球人修煉以后也能強身健體,固本培元。
中級的是法術和咒語,比如金剛咒、大金剛咒,佛光普照、快速誦經,金剛伏魔術、救死扶傷等等。
這些法術地球上根本施展不出來,但是咒語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手勢,甚至念咒的快慢和咬字的輕重都是有講究的,外行可能看不出來也聽不出來,但內行都能感覺出其中的門道。
最重要的,楊牧云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和尚治病救人、熬藥施粥的劇情,這其中涉及到的醫理、方劑都是真的,西醫什么反應不知道,但中醫絕對是震驚、震驚、再震驚。
再向上就是一些涉及到因果、業力、來生之類的佛理了,楊牧云對這些也是一知半解,只能淺嘗輒止,給觀眾們留白。
接下來就是借助王金龍的手把各種素材拍攝出來,然后楊牧云對其進行加工,借助這個電影來收集信仰之力,順道培養一批功效強大的法術。
如果可以通過這個法子大批量收割信仰之力、培養法術,就能出續集,或者其他獨立電影,搞出來一個東方神話宇宙。
文化輸出、信仰收割、法術培養一舉三得。
完美!
如果這件事能做成,技能書又可以向上攀升一大截,眷屬們可選擇的絕學更多了,實力也都水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