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迷樓
看著葉允希和董導煩成這樣,陳臨有點納悶:“不至于吧?”
葉允希翻了個白眼:“你上面有人你當然不至于,可我們還指望著公司繼續發展呢。”
陳臨笑了:“你咋知道我是下面那個?”
葉允希:“?”
陳臨:“不過我確實挺喜歡下面的。”
眾人:“……”
不是,
談正事呢!
董導黑著臉敲了敲桌面:“嚴肅點。”
陳臨攤手道:“其實事情很好解決啊,既然網上都說我不配當偶像,那就不當了嘛。”
他現在的身份有很多。
既是大家普遍認知的小白臉,
也是星月傳媒的老板。
最后才是《你好偶像》這檔節目里的出道偶像。
但他也可以不是偶像。
因為當偶像真的很麻煩。
“偶像”這種產品的所有價值都體現在粉絲經濟上,所以粉絲才是偶像的基本盤。
但這這樣性質就變了啊。
一開始粉絲們是因為喜歡才粉上偶像的,可到后面就成了偶像開始遷就粉絲的要求。
偶像必須活成粉絲期待的模樣。
不然就會人設崩塌,
偶像開裂。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偶像這個詞兒真的太適合靠粉絲經濟恰飯的那幫藝人了。
偶像偶像……
木偶之像。
這種現象很普遍。
比如古時的人們豎起神像是為了規訓民眾,到后來神像反而要變成民眾認可的模樣。
于是菩薩從一開始的男相變成了后來的女相。
但陳臨不喜歡這樣。
聽到陳臨這么說,董導若有所思。
葉允希則皺起眉頭。
現在陳臨是星月傳媒最大的門面,如果他這么硬剛回去,影響可能會很不好。
她想勸勸陳臨,
但陳臨沖她擺擺手道:“飯圈運營利弊都大,如果不能規訓好粉絲將來是要出事的。”
換句話說,
現在也正是洗粉的好時候。
黑他的人會一直有,沒必要去在意那些負面的聲音,他只需要傳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就好了,剩下的交給粉絲自己判斷。
所以陳臨說道:“這樣,咱們錄制一段采訪視頻放出去。”
董導思忖了下回道:“也可以,不過采訪人員從外面找吧。”
這容易給外界一個相對客觀的印象,
還能為陳臨造勢。
陳臨現在算是她圈子里的人,為了將來的計劃保住陳臨是必要的。
所以董導又說道:“你們把網上的主要爭議抓取下來,我來聯系采訪人員。”
陳臨:“好。”
董導是個雷厲風行的導演。
定下計劃后就直接行動起來。
她篩選一圈后就選定了海都娛樂圈知名的《紅秀》娛樂雜志主編作為采訪人員。
這位主編名叫呂憶瀟,才不到三十就成為《紅秀》娛樂雜志的主編了。
雜志早期作為重要的宣傳渠道在娛樂圈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后來隨著新媒體的興起,
雜志式微了一段時間。
但部分雜志很快開始跟進新媒體,在各大媒體門戶,社交平臺迅速扎根擴張影響。
《紅秀》雜志就是其中做得比較好的平臺。
它們在各大媒體門戶加起來的粉絲量加起來超過三千萬。
尤其是在當下最熱門的短視頻平臺,
它們的賬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