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華加入軍統(tǒng)后,一直通過肖雅倩與重慶保持著聯(lián)系。他雖是軍統(tǒng)泉城站的副站長,可實際上歸魯衛(wèi)華領導。
不,現(xiàn)在應該說是歸“彭克祥”領導。
自從蔣光野撤離泉城后,“魯衛(wèi)華”這個化名就停用,改為“彭克祥”。荷葉情報小組,也改為“水草情報小組”。
蘇志華知道,這是應付敵人的遮眼法。武山英一以為蔣光野就是“魯衛(wèi)華”,蔣光野被他劫持到黃河邊,他代表組織對叛徒蔣光野執(zhí)行死刑后,將尸體扔進黃河喂魚,武山英一竟然認為,“魯衛(wèi)華”已經撤到了根據(jù)地。
這次的計劃,蘇志華參與了一部分,他基本上知道“彭克祥”的做法。武山英一雖然精明,但一直被他牽著鼻子走,直到最后也沒醒悟。
據(jù)說根據(jù)地出了一個特務,逃出根據(jù)地時,盜走了“魯衛(wèi)華”的檔案。這是之前就準備好的,用的就是蔣光野的名字,前后呼應,武山英一想不相信都難。
武山英一怎么也想不到,與他對壘的這位紅色特工,早早就準備了這個后手。
如果說之前蘇志華對“彭克祥”還只是欽佩的話,現(xiàn)在簡直是崇拜,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軍統(tǒng)泉城站的工作,蘇志華都要先請示再安排。“彭克祥”的任何意見和建議,他都會認真對待。
這次重慶突然發(fā)來電報:軍統(tǒng)站長何季,在日軍進攻安徽亳州的戰(zhàn)斗中失蹤,重慶近期將派特派員來泉城,指導督查泉城站之工作。
何季出任泉城站長后,從沒來過泉城,為了安全起見,留在了亳州。哪想到,日軍竟然會攻打亳州,他當時沒來得轉移,只能與老百姓一起逃難,估計被困在哪個山溝溝了。
這封電報,蘇志華一字不差,通過死信箱報告給了“彭克祥”。
何季的死活,蘇志華并不關心,重慶要派個特派員來泉城,他得讓彭克祥出個主意。這個特派員,很有可能是為了取代何季而來。
江日勝看到電報后,也很是奇怪。堂堂軍統(tǒng)泉城站長,怎么會失蹤呢?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嘛,失蹤算怎么回事?
日軍攻打亳州,老百姓不知道情有可原,何季難道也不知道?他連泉城都不敢來,日軍要攻打亳州,豈不連夜就跑?
江日勝遇事總喜歡未謀勝先謀敗,他擔心,何季不是“失蹤”,而是被俘怎么辦?如果僅僅是被俘也無所謂,如果他投敵呢?
所以,蘇志華要做好最壞打算。何季所知道的一切,全部要切斷。要做到,就算何季叛變,就算他來了泉城,也對泉城站沒有危害。
至于重慶的特派員,江日勝倒沒放在心上。泉城是蘇志華的地盤,特派員算個屁。他要是會做人,就好酒好肉招待。如果敢爭權,分分鐘教他做人。
收到“彭克祥”的回復,蘇志華這才知道自己與彭克祥的差距在哪里。兩人的想法,根本不一個頻道,彭克祥根本不在乎特派員,他只擔心何季。
經過彭克祥一點撥,蘇志華也醒悟,自己確實要防備何季叛變。他的失蹤,完全有可能是被俘。
何季貪生怕死,真要落到日本人手里,為了保命,什么都會招出來。
蘇志華馬上給崔天洋、盧瑞琦下命令,讓他們緊急轉移,并切斷之前的所有關系。肖雅倩住在魯興賓館,除了蘇志華外,何季和泉城站的其他人都不知道。
還有夏啟先,蘇志華建議他撤出濼源公館。夏啟先暗中與重慶合作,何季是知情的。如果日本人得知,夏啟先就危險了。
蘇志華命令,夏啟先趁機撤出濼源公館,帶著特務二隊的有關人員,一起撤回重慶。
夏啟先接到通知后,并不愿意回重慶。他覺得四百多公里外的事,不會與自己有什么關系。退一萬步,就算何季真的被俘,也不一定會叛變。就算他叛變,也不一定會供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