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衛內倒是一片繁榮昌盛,中海衛官府逐漸完善各個部門和民生工程;糧食產量不僅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大量銷售外地,養殖業和捕魚業也因為官府的大力支持產量豐盛。
百姓們是真的安居樂業,臉上也是真的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遠方的朝鮮此刻笑不出來,北方的女真趁著新年之際偷偷的派遣大量斥候隊伍約過重重山脈進入嘲笑境內偵查敵情。
李氏朝鮮王國最邊境的一處哨站位于群山之上,哨站的十幾名士兵長期駐扎在這里,每三年輪換一次,這是他們作為百姓的義務,除了不會餓死他們的糧食意外連最基本的武器盔甲都要自己,有錢人家的朝鮮百姓能夠拿出合適的皮甲和武器、弓箭。
窮人家的人只能手持木棒,身穿破舊衣服從異地他鄉來到這個更加貧困潦倒的地方履行對那個從來沒有見過甚至想都不敢想的國王的義務。
哨站上,士兵們盡職盡責的守著面前雪白的十萬大山;朝鮮地處北方,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寒冷,今年格外的寒冷;原本還有半個月才會大雪封山的情況竟然提前發生了,以至于最后一支物資運輸的隊伍竟然無法抵達哨站。
也就是說,哨站的十幾名士兵只能盡可能多的省吃儉用,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就只能抓一把山上的積雪填填肚子了。
哨站箭塔之上,一個年齡只有十幾歲的年輕人身上披著草席忍受著冰冷刺骨的寒風,身上披的草席和頭頂帖二帽上掛滿了冰霜,就連眼睛上的睫毛和眉毛也被凍成了雪白色。
“年輕人,感覺如何了?”一名老兵出現在他身后,老兵已經是第三次服役了,前兩次服役都在沿海一帶和海盜、倭寇作戰,因為最后一次戰斗的時候不小心得罪了軍官導致自己被懲罰,延長服役時間還被派到這個鳥不拉屎的極寒之地來。
“好冷。”年輕的士兵哆哆嗦嗦的從嘴里蹦出了兩個字,老兵聽完哈哈一笑拍了拍新兵的肩膀:“慢慢來,習慣就好,都是這么過來的。”
“你看,多么美麗的河山啊。”老兵深吸一口氣感嘆到,然后一支利箭直直的射中新兵的脖子,新兵滿臉恐懼、雙手捂著傷口處倒了下去。
老兵立馬蹲下身子,然后用手中的長矛敲響掛在腦袋上的警鐘:“女真人來啦!!”
大明歷118新年之際,女真不宣而戰,大舉入侵李氏朝鮮,再李氏朝鮮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女真大軍就已經在邊境防御打破了一個口子,大軍直接進入李氏朝鮮境內。
李氏朝鮮國王帶著家眷和身邊的王公貴族們的家屬等等上萬人直接拋棄整個國家和還在前線奮戰的將士們從海陸逃亡大明帝國順天府。
國王在臨走前將權利扔給自己的一個不受待見的小兒子和一群自愿留下來的少部分大臣們后便匆匆逃離了。
大明歷119年2月,中海衛。
李氏朝鮮被入侵,國王帶著家眷、貴族們出逃至大明帝國的消息傳到了這里,成了老百姓們的茶余飯后的談資。
“又要打仗了,這才消停兩年呢。”
“是啊,李氏朝鮮是大明帝國的附庸國,大明肯定有所表示的,甚至出兵支援也說不定呢。”
百姓們不管是在大街上,茶館甚至家里都在探討這些事情然后不忘記對比一下李氏朝鮮的百姓們和他們的生活質量。
這幾個月來中海衛不僅僅完善了衙役制度和執法部門,原本計劃的中海衛河沿岸土地開發和中海衛官道以及官道邊上的客棧、驛站、哨所建設也已經步入后期;
稅收、治安、商業等問題也逐漸完善,現如今的中海衛可以說是整個大明帝國老百姓日子過得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
中海衛官府,羅晉看著眼前主動請戰的張輝;張輝遞交了一份請戰報告,無非是分析了女真和李氏朝鮮戰場局勢以及對大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