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晚,劉副頭兒回到衙門準備睡下;忽然想起當初在學校曾錢笑著和大家說到:“將來各位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要是有什么想說的記得給我寫信,要是有什么問題或者困難也可以寫信給我,就算幫不了你們也可以幫你們出出主意嘛。”
劉副頭兒一時興起,讓手下捕快幫忙研磨;自己將這幾天的事情寫給了曾錢,再加上一些吹捧的話和一些表達自己崇拜之意的內容。
第二天一大早,劉副頭兒就安排一名手下騎馬送信去了;鎮子距離中海衛城池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騎馬的話光是到中海衛都要整整六天;即便加急也要兩天兩夜才行,這還是走官道每間隔一段距離都有驛站換人換馬才能做到的。
這幾年中海衛境內的官道和驛站系統幾乎完善,但是如果對比數據的話光是驛站系統就足夠嚇死人;
驛站每三十里就有一座,每個驛站駐扎二十名衙役加上驛站的雜役等等一共三十多人,中海衛境內這樣的驛站多達一百一十三座,光是驛站所用到的人員多達三千多人;
中海衛軍隊長期保持在兩千二百左右,一千二百人駐扎在中海衛城內;剩下的分成小隊分別駐扎中海衛大大小小的城鎮,比如圓湖鎮就有二十名士兵駐扎。
軍隊,衙役就用掉了五千多青壯年勞動力;中海衛可以說將人口勞動力壓榨到了極致,境內幾乎沒有空閑人口,要是發現閑置人口,除非不具備勞動力否則都會安排適合他的工作,如果拒不執行則會強制安排或者坐牢。
同時,中海衛還大量招聘外地人口充當勞動力;中海衛官府自己經營有大大小小商隊十幾只,每次商隊外出歸來的時候都會帶回數十名甚至上百名從其他地區高價吸引而來的勞動人口。
等他們在中海定居,因為中海衛的種種優良政策和生活環境,那些人的家屬也跟隨中海衛前來定居;為了解決這些人口的戶籍問題,中海衛每年花費上萬兩白銀去他們原本的戶籍所在地打通關系。
整個中海衛現如今總人口數量五萬余人,但是隊伍中海衛來說依舊太少;中海衛地界南北二百三十多里,東西縱深接近六百里又地處肥沃之地人口卻堪堪五萬多點。
按照官府的計算,這些土地足夠養活數十萬人口;再加上中海衛的高產量糧食人口只會更多,整個中海衛全力運轉的話不會比方圓千里之地的應天府的一百五十多萬差多少。
兵部,曾錢正在為中海衛地廣人稀的事情頭疼呢;每年想方設法從其他地方撈人和購買奴隸也不夠,多年前的戰爭導致大明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很多百姓破產甚至賣身為奴。
中海衛的商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法設法買回那些臨近破產邊緣或者已經破產的百姓們,還有的就是奴隸;今年,中海衛帶回來接近兩千口子在原本的地帶活不下去的人,他們的土地被兼并只能化身地主的長工過著奴隸一樣的日子,還有的土地沒了;窮的就剩下一個人了就成了要飯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些人正是中海衛需要的空閑勞動力人口,但是大量的人口涌入也帶來一些大問題;文化、習俗不一樣甚至連語言也不通,并且新來的那些人當中也有不老實的存在,每一批新人的到來也給中海衛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每次都要殺掉一批鬧的最厲害的人才能徹底壓制住他們,一年來兩次新人口;最近這幾天正是新人到來的時候,新人到來往往需要調集上百名士兵和捕快們負責安頓然后就是從工部調集工匠和材料幫助他們建設村鎮,分配土地。
中海衛的土地都是收歸官府的,按照人口分配給老百姓使用的;同時山林礦產也是歸于官府,未經允許禁止隨意開采。
“接下來幾個月有的忙啦!”權琪詳總算收起那玩世不恭的樣子,開始投入工作當中;每年這個時候權琪詳和戶部的官員們全力投入進去安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