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就他們剛才表演中的問題,道:“你們剛才的唱是沒有問題的,演的話,方向錯了。”
方向錯了?
三人面面相覷,沒理解他的意思。
姜戈讓他們坐下,然后解釋道:“這個節目的表演更偏向舞臺劇表演,而你們的表演卻是影視表演。”
三人齊齊點頭,可他們只上過三個多月的演員培訓班,學的全是影視劇表演,根本不懂舞臺劇表演。
姜戈自然知道,接著道:“影視劇表演具有逼真化和生活化的特征,需要面對攝影機器,會很好地展現演員的細微語調和面部表情的變化,而舞臺劇表演則是相對寫意化和夸張的特征,側重臺詞表演,表演面對觀眾,會受制約于有限的舞臺空間。”
三人認真聽的同時,心里略微有點小激動。
他們以為這是無數人翹首以盼的“姜戈一小時指導”,但實際上姜戈并沒有使用任何的明星卡片。
只聽姜戈滔滔不絕的道:“舞臺劇表演的夸張是需要‘分寸感’的,太松懈了,少了節奏,沒了味道,太夸張了,嘩眾取寵,還顯得油膩,你們需要懂得觀眾的‘舒適區’,這個‘舒適’,不是為了迎合而迎合,而是在認真研究‘劇情’之后,傳遞給觀眾的表演感覺……”
即使沒有使用明星卡片,憑借精英級·導演知識也足夠教他們區分影視劇表演和舞臺劇表演。
同一時間,千里外的長安。
“張導,這位是吳老師。”
“吳老師您好。”
……
助理一連介紹的十五個人,張天放客氣禮貌的打招呼。
他也是要在節目中加入地方戲曲,不過陜省地方戲曲劇種比較多,索性就全找來,看看哪一個更合適,包括秦腔、碗碗腔、眉戶、阿宮腔、長安鼓樂等等。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都是在看他們的表演。
張天放最后確定用秦腔、碗碗腔和長安鼓樂,跟他的節目比較搭。
回酒店的路上,助理忍不住心里好奇,問道:“張導,您說姜戈那邊會準備一個什么樣的節目?”
張天放不答反問道:“你覺得他會準備一個什么樣的節目?”
助理想了想,道:“唱歌,而且是新歌,他最擅長、也最喜歡這么搞了。”
張天放提醒道:“別忘了,他寫劇本、導戲也很厲害。”
助理脫口道:“那就是唱歌+舞臺劇。”
張天放沉吟道:“不管是什么樣的節目,挑戰都很大。”
助理又道:“網友們都更看好您,認為他的經驗太少了。”
張天放卻道:“不要因為他年齡小,就覺得他實力差。”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