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戲結束,時間來到了八點半,正式進入今晚的重頭戲。
動作性是電影的本性,因為電影是以動作來表現思想情感的視聽藝術。
因此,動作在武俠電影中是天然的核心元素,是指主人公在規定情境下為完成既定任務而進行的形體運動。
一般而言,動作具有兩大屬性,1,一切動作由意志產生;2,一切動作都有一定目的。
所以,在武俠電影中,作為武戲的設計者,動作導演必須結合劇本,讓演員知道這場戲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以及怎么做,避免出現行尸走肉式的“為打而打”。
“老趙,你飾演的服部千軍學的扶桑忍術,握刀方式應該這樣……”
……
“曹老師,你這樣……”
……
“李老師,你這樣……”
……
姜戈的“導演知識”升級到大師級,多了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其中就包括動作設計。
不過。
他仍不滿足于此,還要將明星卡片:徐克用了,必須盡可能的把這兩場武戲拍完美了。
徐克不止是《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的總監制,還是編劇之一。
《笑傲江湖》第一部是由胡金銓拍攝的,手法是老派的嚴謹,故事走的原著,不擅長動作和特效,成片節奏偏慢。
等到第二部,徐克和程小東就開始毫無顧忌,大刀闊斧地顛覆傳統風格,做法是解讀金庸原著精神,從精神再行改故事。
曾有記者采訪金庸:“徐克的《東方不敗》被很多您的讀者喜歡,認為拍出了您小說里的味道和精神,您為什么不認可他的改編?他可是個公認的武俠片、動作片高手。”
金庸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不滿:“我不喜歡他,他不懂武俠,把《蜀山劍俠傳》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說《笑傲江湖》瞎改,把東方不敗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個女人來演,而一個男人的變性,在性格上是會有變化的,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復雜的,有變化的、有過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電影里表現得那么簡單,他后來還要買我的小說拍電影,我說朋友還是照做,但是小說不賣給你了,合作的事情不要了。”
可見,徐克改了之后的故事里,金庸的風格基本上已經成了底色和布景,改編的電影基本看不見原作的影子,只剩下一個名字“徐克”。
姜戈的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這里是藍星,沒有原著小說。
秉著高要求的態度,這兩場武戲,一直拍到凌晨四點才結束。
“大家辛苦了。”姜戈真誠的感謝每一個人,道:“最前面的帳篷里,為大家準備了早餐。”
他的劇組,一日三餐都是請廚師來制作的,沒去外面餐館訂購。
一直以來,在伙食啊、飲料啊、水啊這些上面,他從不吝嗇。
“姜董沒撒謊,這部戲跟《小魚兒與花無缺》和《小寶與康熙》不一樣。”
“怎么說?”
“武戲啊,動作設計和武學名字一套一套的,而且非常的流暢,瀟灑。”
“那倒是,在‘武俠世界’逐漸淪為新世代嬉笑打鬧的活動背景,‘大俠’和‘俠女’逐漸成為網絡口頭禪的今天,拒絕抽空俠義的內涵,依舊在探索武俠電影可能性的編劇或導演,就姜戈了吧。”
“關鍵是,令狐沖的武戲沒拍呢,配角之間的打斗都如此精彩了,主角上場,那會是什么樣?”谷
“別說了,說得我心癢癢。”
……
兩個工作人員,一邊吃著大包子,一邊聊著昨晚拍的那兩場武戲。
武俠電影作為華國唯一自產的類型片,曾幾何時幾乎橫掃全球,影響力遍及華人世界,更成為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部分。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