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評論一個歌手時,都用唱功多好、多差來形容,其實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唱功,在大多數人眼里,唱功只是意味著好聽罷了,或者在一些人眼里唱功就等同于能唱高音,其實這是片面的。
藍星上,華語樂壇公認唱功最好的是張黎明,嗓音天生比較渾厚,有質感,屬于中聲部,在運用共鳴時有金屬質感,屬于比較有天賦的一類聲音,最高音能唱到A2左右,個別音可以唱到HiC。
氣息的運用他的強項之一,一連唱幾個小時絲毫不會走音或者斷音,另外還常常能將連著十幾個節拍的句子一口氣唱出來。
他的另外一個強項是顫音,其實在華語歌壇中顫音顫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像他這樣各種顫法都嫻熟的卻是很少見,更厲害的是,他能根據歌的特點靈活運用這些技法,一些慢歌或古典歌,多采用大顫,而一些大氣歌曲他又較多采用中顫和快顫。
他的最后一個強項是真假音切換,說句實話,他的嗓音特點決定了假音音色不可能特別出色,但他硬是通過后天努力,把真假音切換練得爐火純青。
照這么說,唱功都已經是第一了,還會有問題?
恰恰因為張黎明過多的專注于演唱技巧,在情感的表現上就隨意了一點。
當然,不是說沒有感情,而是表達得不到位,感染力有所欠缺。
姜戈呢,向來是情感第一,唱功第二。
不過。
唱功上的東西可以教,但情感這東西只能靠自己去領悟。
姜戈知道張黎明的問題,卻不好說得太過于直接,歌神不要面子的嗎?所以要稍微想想措辭。
首先,要確定這首《只要有你》表達的是什么情感。
曾經給童年留下陰影的《少年包青天》,作為一部偵探題材的劇,之所以成為經典,正因為沒有摻雜狗血的愛情,才使得節奏緊湊,每個案件一氣呵成。
其實,現在再回想這部劇,男女主包拯和楚楚是有感情線的。
他們之間的感情不僅是作為知心朋友彼此相惜的肝膽相照,更有男女之間的相互欣賞和愛慕,雖然沒有像愛情劇中那樣的轟轟烈烈,但是通過彼此相處中的細節來表現真心喜歡一個人就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姜戈沉吟片刻,道:“這樣,你們先聽我講一個故事?!?
張黎明不明所以,不是說唱歌的問題嗎,怎么扯到了故事上?
梅曼璐同樣是一臉的疑惑,由于是第一次見姜戈,還沒摸清他的錄歌方式。
倒是羅海和馮亮顯得頗為興奮。
他們陪秦詩玥、徐晨易、林宇等人錄了那么多的歌,自然知道姜戈的每首歌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而且有一些是要拍成影視劇的,比如電影《畫皮》的主題曲《畫心》、《白夜追兇》的片尾曲《白夜》、《頭文字D》的片尾曲《一路向北》等等。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姜戈前世在地球上是寫小說的,穿越到藍星后又干起了編劇,編故事能力更強了,很快將包拯和楚楚的愛情故事簡化成一個很短的故事說了出來。
張黎明稍稍一怔,略微沉默之后,恍然道:“我明白了!”
梅曼璐也有感悟,看姜戈的眼神變了,不愧是橫掃金曲獎的人。
四個字“返璞歸真”,用質樸的演唱方式去表達愛情中男女的美好。
經過調整后,第二遍錄制開始了。
錄音室內的梅曼璐和張黎明戴上監聽耳機,微微閉上眼睛,一邊聽前奏,一邊醞釀情緒。
梅曼璐的聲音多了一絲沙啞,唱道:“誰能告訴我有沒有這樣的筆
能畫出一雙雙不流淚的眼睛
留得住世上一縱即逝的光陰
能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