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的歌詞是著名的作詞人鄭國江所寫,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經(jīng)典程度,可以和黃霑、顧嘉輝等人媲美。
在寫的時候,是根據(jù)他的一名小學學生的故事而來的,據(jù)說這位學生早年移居加拿大,并且和一位他喜歡很久的女孩結(jié)婚了,可以說是美夢成真,然而兩個人卻因為一些事情便離婚了,但是這個男孩卻始終忘記不了自己的前妻,于是就在她上班的地方附近開了一家花店,目的就是為了每天能看到她上下班。
鄭國江曾在采訪中說:“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jīng)的路旁。”
于是姜戈把自己的理解融入這個故事中,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講述這首《偏偏喜歡你》所表達的情感。
而這支v,只用了五個小時就拍好了。
所謂優(yōu)質(zhì)的歌曲v,只需要將歌曲完全溶于視頻中,有著極高的吻合,再做到層次分明,畫面有立體感,就足夠了。
“愛已是負累相愛似受罪
心底如今滿苦淚
舊日情如醉此際怕再追
偏偏癡心想見你
為何我心分秒想著過去
為何你一點都不記起
情義已失去恩愛都失去
我卻為何偏偏喜歡你。”
劉榮華聽了兩大段,忽然覺得用粵語演唱,有著不一樣的味道,難不成因為自己是粵東人,不會產(chǎn)生不適感?
這時他想到了英語歌,其實歌詞是否聽得懂,并不會影響對一首歌的欣賞,在歌曲的曲風里、歌手的演繹下,我們聽得到歌手的唱功,聽得到歌曲的韻律,感受得到所要傳達的情緒,一樣會被歌曲感染。
實際上還跟粵語的特殊性有關,普通話中的共有四個聲調(diào)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粵語有九個聲調(diào)陰平、陰入、陰上、陰去、中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前六個調(diào)是舒聲調(diào),后三個調(diào)是促聲調(diào),比普通話更為韻味悠長,也更接近古漢語。
故事來到了結(jié)尾,男孩來到了女孩的城市,在離她最近的地方開了一家初遇時一模一樣的咖啡店。
一個人沉醉在以前的回憶,心底里全部都是你,內(nèi)心深處如此矛盾,只想站在無人的街頭,讓雨把我澆醒,從此以后不用想著過去。
我們的愛情為何你一點都不曾記得,情義已失去,恩愛都失去,我卻為何偏偏喜歡你。
v結(jié)束,歌聲停止。
劉榮華取下耳機,神色復雜。
這么多年過去了,張黎明的聲音幾乎沒有怎么變,跟那個時候一樣,細膩婉轉(zhuǎn),深情如訴,像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一般,有讓人一聽鐘情的魔力。
而這首歌寫的是一個“癡”字,偏偏張黎明就用他動人的歌聲,把這癡情的感覺演繹出來,哀而不傷的旋律,深情的演唱,可以令每一個為愛而癡的人共鳴,感動。
劉榮華感覺不妙,雖然不愿意承認,但事實是自己的新歌明顯要差一點。
不過還有一線生機,就是聽眾能不能接受用粵語來演唱。
想到這,他快速跳轉(zhuǎn)到評論區(qū),查看大家對這首《偏偏喜歡你》的看法。
仲夏葡萄:聽到是方言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可禁不住“張黎明+姜戈”這個組合的誘惑,結(jié)果越往下聽越上頭。
宜賓哪吒:明明聽不懂,卻又是思緒萬千,好奇怪的感覺。
37c的月光:配合歌詞食用,整個人都不好了,有一種無法訴說的情感,是屬于光陰的故事。
心累了人未眠:發(fā)音挺有趣,歌就不那么有趣了,勾起了傷感的回憶。
正義之手:粵語也好,過于也罷,一首好歌不會因為用什么語言唱而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