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來到帥帳后,只有孫堅聞言聽道要解散聯軍時,頓時有些驚呆了,楚風也跟著露出同樣的神情,好配合著諸侯們演戲。
且不說奉詔討伐的事情多么神圣,就說聯軍當中誰得損失最大,他孫堅敢稱第二,無人敢講第一!
來時他帶來了整整五萬精銳之軍啊!那可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本想著準備一朝成名,天下知!
誰知道,讓董卓軍打得差點全軍覆沒不說,在袁術背后捅刀子下,還差點連自己的命都扔在那里。
如果不是楚風事前提醒,事后又仗義相助,他豈能安生地站在這里說話。
聯軍要是在袁紹和曹操的倡議下解散了,他的一切都付之流水了,怎么能不痛心疾道,心中暗道:
“姓袁的哥倆果真都不是好東西,一個背后捅刀子,不給軍糧。
一個他娘的更狠,直接利用完了,然后厚顏無恥地,告訴他要解散聯軍。
這就好比窮苦孩子想要富貴,要去宮中當個太監,準備伺候好主子后,便能飛黃騰達。
誰知這下邊的東西剛割完,血還沒流盡,卻聽外面一聲炮響下,宣布改朝換代了!
此后宮中再無太監一職,簡直就是天上掉個鍋蓋,砸在了自己頭頂上,蒙逼了!”
此時任憑孫堅如何勸說,袁紹和曹操都無動于衷,那副模樣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他然后又繼續勸說各位諸侯,本想只要多數人反對的話,這個聯軍就會持續下去,直到擊敗董卓為止。
誰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這些家伙們,不知吃了什么錯藥,竟然個個搖頭晃腦,欣然贊同解散聯軍,眼看著這事情已經無力回天。
楚風這時漠然站了起來說了句話,卻讓袁紹等諸侯們心中一喜,只見他說道:
“既然解散聯軍是大家的主意,那我就不多說什么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你們都走吧,我留下來跟董卓死磕到底!”
袁紹他們本來就犯愁,聯軍都去走小徑偷襲洛陽,誰留下來牽制董卓的大軍,否則對方一旦搬師回洛陽,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本來剛才商議時,就因為此事遲遲定不下來,因為沒人肯干,無論袁紹和曹操如何許諾,這些諸侯們,愣是將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