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郡位于并州以東,緊鄰幽州的代郡,楚軍若要拿下并州全郡,此郡必然是后勤保障的最好基地。
另一方面,袁軍若想攻占并州,就必須掐斷此處,令楚軍無法增援所在并州的典韋,同時也獲得了進攻楚國的跳板。
楚國將會隨時面臨著袁軍威脅之下,所以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在戰略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雁門郡的原平城,更是重中之重的軍事要地,就連典韋都派了三萬大軍,在此嚴防死守,生怕一個險失之下,楚軍將徹底孤立無援。
此三萬大軍隸屬于玄武軍團,不過卻是并州勢力的投降軍隊為主,當時由擁有十余萬人的匈奴、烏恒和黑山軍組成。
典韋接收府谷城后,面臨著袁軍的大兵壓境,無奈之下,便將其收編。
待將其拆散后,七萬留在了城中,派了同時降將過來的郭汜為主將,副將為李傕,統兵三萬去了原平駐守。
當年楚軍攻占洛陽時,便是李傕和郭汜見勢不妙,投降了楚軍,經過這些年楚軍的改造下,他們帶兵的很多作風都已經悄然改變。
有些人能夠真正改變,但是有些人骨子里,依然帶著投機商人的色彩,總想見縫插針,不勞而獲。
這跟馬賊出身的郭汜等人,有著分不開的聯系,他們受不了太多的約束,尤其是楚軍的軍規,對他們來講就像是酷刑一般難忍。
哪里像以往那樣,可以隨意地燒、殺、搶、掠來的舒服,這時他們總算有了獨自帶兵的機會,而且這些兵還是降兵,心思自然活泛了起來。
幾經小心周折后,他們與袁軍那邊的高干總算聯系上了,待對方的使者到來后,便迫不及待地雙方進行了討價還價。
經過雙方商議過后,郭汜和李傕兩人有種由內而外的興奮,他們感覺到離出頭之日不遠了。
郭汜和李榷兩人開始籠絡這些并州的降將降兵,承諾重利,同時將夾入降軍中的楚兵和一些思想者,暗自清除掉。
他們的進展似乎非常的順利,不到數天的時間,這三萬的降兵幾乎全部倒戈,一夜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間更換了袁軍的旗幟。
率軍前來接受的袁將高干,不廢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重要的城池,還有三萬兵馬。
消息傳遞后,讓知曉此事的袁紹頓時雀躍萬分,身在冀州的他,馬上正式認命,這位具有親屬關系的高干為并州刺史。
興奮的高干又允諾待占領整個并州后,任命郭汜和李傕兩人為郡守,各掌一郡之地。
這時的典韋還被蒙在鼓里,待收到主公要開戰的消息后,好戰的他和張飛倆人,自然開心的不行,開始在府谷著手進攻前的準備。
半夜之中,剛剛巡夜回來的典韋和張飛兩人,剛想相約喝點小酒解解乏,卻聽見外面火光沖天,喧嘩聲一片,兩人急忙跑出去一看。
原來府谷城內多次民宅燃起熊熊大火,同時糧倉和火器重地也同時燃燒了起來,還時而伴隨著炮彈轟隆隆,震耳欲聾地自爆聲。
典韋和張飛一瞧,頓時眼睛都紅了,連忙準備調兵遣將去查看情況,這時手下的部將匆忙來報,面帶急色地說道:
“兩位將軍大事不好,那些并州降軍造反了,不但點燃了重要之地,還將前后城門都擅自打開,放袁軍進城了!”
“這怎么可能?”
正待典韋難以置信之際,忽然見到遠處城門方向,響起陣陣地喊殺聲,簡直是驚天動地。
典韋和張飛兩人連忙拿起兵器,縱身上馬,他們兩人各帶著一些親兵,直奔前后城門而去。
半路上,典韋收攏了數千被打散的玄武軍團兵士,便想率軍將前面的城門奪回,誰知道沒行幾步,便遇到了袁軍的大將張郃帶兵前來。
兩人見面,自然是份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