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時已經想好了辦法,正面勸說袁紹顯然是不可能達成此事,唯有兵行險招,去偷取兵符,才可能有一線希望完成。
然后他再親自去見那些將領,對方見了他本人,自然相信是袁紹的軍令,。
畢竟他還是主公身前的紅人,并不會引起對方的懷疑,從而派人向上面核查。
待他完成此事后,兵馬自然會在前往的路上,不出半個月就會到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時袁紹就是發現了情況,也再也找不到他,那時他早就卷著錢財,帶著小妾逃掉了。
哪怕這個時候的高干,也發覺出了不對勁,也會不敢聲張,畢竟這種陰暗交易下,讓袁紹知道了,他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這個時間差,他必須要掌握好,而且他的政敵們,目前還無人擔任軍中要職,根本難已發現大軍的異常舉動。
想到這里的許攸,這才真正安心下來,又匆匆趕回到府邸。
他讓如玉將手中的家產,特別是一些宅院和地契之類,無法帶走的東西盡快賣掉。
而他則從箱中選了數件,看上去精美的首飾,決定明天找個袁紹不在的時間里,去拜訪一下袁紹府上的大夫人。
袁紹的原配夫人,跟他也是很熟悉,并且也很信任。
因為在袁紹未發達之際,他常在府中與其喝酒,自然熟識了起來,也不會堤防他,這時他再尋機竄到袁紹的寢屋中竊取兵符。
也許是有心算無心,也許真是許攸運氣當頭,碰巧袁紹那幾天并不在府上,竟然真讓他得了手。
數日后,駐扎在并州西河郡的二十萬精銳兵馬,在主將張郃的率領下,前往雁門郡要地協助守護。
張郃在出發前,看到許攸的親信拿著一封書信和兵符后,覺得此事有些不合規程。
往往辦理軍中要事之人,定是袁紹的親信或他上級將級前來,不太可能隨便派一個,無軍中任何職務的謀士告之。
可是兵符是中,為了怕延誤戰機,而且許攸又催促得緊,只能在動身之前,寫了一封密信,令人前往冀州袁紹侯府中核實。
至于冀州的唐縣和高平,許攸未敢全部調動,況且大軍的糧草需要專人調配,人馬越多,所需時日會越長。
同在一州之地,造成的聲勢實在太大,很容易就被人識破,留著一個心眼的許攸,便親自前往,只調走了其中的十萬新軍。
這樣所需的糧草,只需帶走駐地中的部分就可以,到了并州自然會由當地供給。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