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從江南之鄉而返,應知此地江河湖泊,交錯縱橫,何止千條萬縷,曹操攻到此地,也得秣兵歷馬,籌建水軍!
我水軍船只尚在建設之中,即使艦船齊備,也得日夜操練,習慣水上作戰,這些都需要時間。
其次,有曹操牽制孫劉兩家,無論誰勝誰負,國庫都會消耗不斷,少不了休養生息。
我大楚坐擁五州之地,非不思進取,民眾地廣,誰又能撼之,只需等待水軍齊備,可從水陸兩地同時進攻,天下唾手可得。”
賈詡滔滔不絕講完自己的想法,楚風笑而不語,只是點了點頭,又將目光掃向他人。
這時龐統站出來說道:“主公,下官贊同文和部分之意,如今可不必去攻擊曹操的領地,讓其放心地與孫劉交戰。
我們可以繞開此地,直奔漢中張魯或益州劉璋,如今二人身負血海家仇,互攻不止,內部更不是磐石一塊,主公應早謀之。”
聽完龐統所言,楚風仍然只是微笑了一下,點了點頭,又將眼睛看向他人。
主公不說,廳中眾人更是猜不透他的心思,感覺到楚王城府深似如海,如同帝王般,天威難測。
這時郭嘉、戲志才等人也相繼站出,說了一些自己的意見,但是多傾向于龐統所言。
漸漸眾人分成兩大不同意見,刺史們希望抓緊內政建設,以圖國富民強,軍師們希望向漢中和益州進軍,抓住時機。
可是人覺得,兩者皆不耽誤,可以同時進行,總之眾人意見紛紜,廳內各說各的理。
楚風則閉目凝思起來,良久過后,才緩緩睜開雙眸,射出一道凌厲的目光說道:
“剛才聽到各位所議之言,皆讓楚國放棄攻打最為強盛的曹操,而轉向較遠的益州之地。
認為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都打著最后大決戰的心思,爾等如此分析,如此去想,想必曹操和諸葛亮也會是如此認為。
這種默契之意,不知你們從何時產生,楚國從建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初,便遇高句麗、東濊國的傾力之兵。
我們一樣以弱勝強,不但將其擊潰,更是將其滅國,何曾有過欺弱怕硬之意。
此后十幾年來,楚國逐漸增強之時,伐鮮卑,攻袁紹、收馬騰,斬呂布,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素來交戰,都是遠交近攻,就是怕也是敵軍所懼楚矣,我們大楚何曾怕過任何諸侯。
他們數家纏戰之余,此時不是時機,又想等待何時?既然這樣,為何不順勢將曹操拿下,再力攻孫權,最后再兵臨漢中和益州之地。”
楚風的一席話,令下面的謀士們頓時有些汗顏,臉色微紅。
他們都不知道,隨著楚國的強大起來,自己在潛意識當中,漸漸沒了當初的血性。
反而學會了相互揣摩、猜測,避強擊弱的想法,早無當初的鋒銳之利。
“楚國的強大,不過是在諸侯之中比較而已,就像幾只強壯的螞蟻,在相互比較身形,在大象的眼中,是多么的可愛至極!
各位,縱眼往西域看去,那里還存有十幾個國家,最往遠處更有羅斯、羅馬等強大帝國存在。
這些國家當中,有的疆域是我們國土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之多,國民之強盛無法想像,它們無時不刻,不在覬覦著大漢的疆土。
我們如果不思進取,即使統一了整個大漢江山,在其的眼中,不過是最為強壯的螞蟻而已,隨時可以被一腳踏成肉糜。
做為武將之身,你們不光要讓曹操、孫權等人,聞知你們的名字膽寒,要讓更多的邊遠國家,聞聲變色,這才是一員武將的真正夢想。
成為謀士之人,你們目光不在局限于當下,更要放眼于大漢之外,要有圖謀世界之心,方能不茍活于一生。
一個小小的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