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面帶笑容,不慌不忙地將計劃分步實施,從容有度,下面的大將們信心倍增,愿意聽其調度。
加上其入曹以來,深得曹操信任,對敵屢戰屢勝,幾乎無一敗跡,立下了汗馬功勞。
下面眾人皆是抱拳應諾,臉上洋溢著十足的信心,時間緊迫,皆都轉身出去準備。
只有下面歸降的劉范太守,身形未動,面帶猶豫之色,幾度欲言又止。
“劉大人,可是因五萬楚國地方降軍不服從管制,加之城內百姓哄亂反抗之事而心中煩惱?”
諸葛亮見狀微微一笑,手搖羽扇,胸有成竹地問道。
“軍師真乃神人也,一言中的,下官萬分折服!”
劉范正愁該如果稟報之時,沒料到對方卻言中事隱,頓時心中一凜,連忙躬身如實回應。
他身為太守,麾下將士卻不服從調令,雖然接連斬殺數人,仍然有太人誓死不肯歸降,令他很是無奈。
五萬降軍皆是招募至南皮城內百姓,他也不管亂加殺戮,恐怕引起民憤,畢竟城內百姓人口應百萬之多,乃是冀州人口最多的城池。
可是他楚軍即將攻來,關羽和典韋等人痛恨歸降之人,他身為太守歸降魏軍,如果城破被俘,到時的下場必定會粉身碎骨。
這也是他拼命效忠魏軍的緣由之一,因為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好在妻兒尚在城內居住,讓他沒有后顧之憂。
另一方面,他身為太守,勸服城中百姓實乃份內之事,可是卻遲遲毫無進展,深怕諸葛亮斥責,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我聞知城內百姓家家都挖有地道,并且在地下相互連結,四通八達,頗難破解,并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和淡水,可有此事?”
諸葛亮目光閃爍,突然笑著問道。
太守劉范聞言后,臉色蒼白,頓時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地申辯說道:
“下官那時剛剛調動此城任職太守,家家挖掘地道之事確有,可是下官來得太晚,又是關羽將軍帶人協助。
所以下官便忙于它事,并沒有太過了解,大人剛攻破此城時,下官便想如實稟報,可是手中又無地道的走向圖紙。
我便想令親信征集百
(本章未完,請翻頁)
姓家中地道結構,等匯總之后,再稟報給大人,今日問起,才會如此慌然。”
“如此重要之事,不早早告之,如今不問,你要隱瞞到何時,罪該當誅!”
諸葛亮輕搖的羽扇驟然一停,臉色瞬間陰冷,目光凌厲如刀地看向劉范,言語之間,殺機隱現。
劉范心中駭然,臉色慘白,額著的汗珠滾滾而下,為了保住自己小命,拼命地朝其叩頭不止,口中連連求饒。
直到額上出現片片血跡時,便聽見上方的諸葛亮語氣略為一緩,又接著說道:
“況且念你對大魏一片忠心,吾不再追責,爾應該從此真心歸順,不容它想。
否則此次定讓你人頭落地,怪下去準備吧,降軍和城中百姓之事,我自會料理。”
恩威并施的諸葛亮,令幾乎身體癱軟的劉范,如感天恩浩蕩。
連忙感謝對方不殺之恩,又接連當眾發了幾個毒誓之后,這才起身踉蹌地離去。
這時行軍長史劉曄來到帳外,令人通報后,便步入帳中,見上座的諸葛亮軍師,目光微沉,處于凝思之中。
便束手站立一旁,不敢出言打擾,過了半盞茶時間后,諸葛亮才緩緩地笑著問道:
“我知子揚近幾日,正匆忙督造投石車,如無大事,不忍打擾,不知建造進展如何啊?”
“稟軍師,這數天來每日建造投石車數量近百,目前已有七百余具,石彈數千發,再有三天時間,定可達到千具,足以滿足后續使用。”
行軍長史劉曄,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