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正雄慢條斯理道:“《櫻桃小丸子》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日本的70年代,也正是日本經濟崛起的開始。
哪怕是到了日本80年代的經濟全盛時期,也照樣有許許多多地人過得不如意。孩子們,你們可以好生的去讀一下齋藤茂男的《飽食窮民》。
哪怕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也讀起來不過時。現如今的好些日本年輕人誤以為自己是生不逢時。
倘若自己能夠出生在過去的日本,特別是工作在日本經濟崛起之初的七十年代或者經濟泡沫的八十年代,就遍地是機會,而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個樣子。”
石原直樹充滿了好奇的看著爸爸道:“難道不是嗎?”
石原正雄從長子的目光當中看出了他當下也接受現在不如過去的說法和思想道:“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頭腦。
無論是在哪一個年代里面,真正能夠抓住機會得以實現個人抱負或者是徹徹底底翻身發財的人,都只會是極少數。
這些人往往都不會是普通人。真的普通人根本就抓不住。這就如同那一句話,憑運氣賺到的錢,今后也會憑本事輸出去。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日本股市崩盤,時隔一年后,樓市的崩盤,不就是最好的一個事實證明嗎?
再接下來的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又使得多少人是傾家蕩產,乃至負債累累,不得不選擇了自殺。
本世紀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同樣讓許許多多地人是賠了個底兒掉,欠下余生都還不清的債務,自殺的人數又大幅度的上升。
這中間還有一個你們不知道的情況就是在2000年左右,日本自殺的人數是出現了一個陡增。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便是在于互聯網泡沫的破滅。
這一行曾經一度被視作絕佳的投資機會。于是,大量的日本普通人為此不惜債臺高筑。結果,輸了個一塌糊涂。
這些人每天是起早貪黑,一個月到手也就三三十萬日元或者三五十萬日元,省吃儉用的存下錢來玩股票。
他們無非想得就是能夠有朝一日發財,發大財,卻不料成了新韭菜。莊家可不在乎其是不是血汗錢,而只在乎錢。
所以,你們不要被媒體或者影視劇當中對于日本七八十年代或者其它年代的一些美好描述和拍攝給迷惑了。
國家經濟的發展是的的確確地能夠讓國民從中受益。可是,受益有多,也有少之分,甚至還有沒受益到的人。
對于廣大的普通人而言,自然就屬于受益少的范疇。他們要是受益多了,也根本不夠分。”
石原直樹若有所思道:“這么說來,日本的貧富差距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拉越大了?普通的日本年輕人幾乎就沒有什么得以翻身的機會。”
石原正雄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是的。日本的主流宣傳媒體孜孜不倦的都在傳輸一個思想給年輕人,做好普通人,過好普通人的生活。
對于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就是一路考學上去,進入名牌大學,畢業后以正式社員的身份加入大手企業,娶妻生子,從而獲取到他們想要的幸福生活。”
石原直樹認真的問道:“爸爸,你覺得這些都是錯誤的?”
石原正雄笑著道:“當然了。換做是我,絕對不要過這樣一輩子的無趣生活。讓我背負上三十五年的房貸,只為了在東京都這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里面能夠買下一套小小地公寓,光是想一想就讓我難以接受。
這還不包括人到中年危機階段所出現的企業破產倒閉,被裁員,被降職降薪,被發配……
在這之前,如果我還要分期償還讀大學期間的助學貸款,經濟壓力就少不了。婚后的家庭生活重擔也會一并壓在我的肩頭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