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圣人,也是稽首贊美:“教化之功,懋及眾生!”
“吾亦為道友大德賀!”
但在心中,女媧圣人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那方山川的那顆教化圣樹。
正在發(fā)生某種深刻、復(fù)雜的變化。
甚至是質(zhì)的變化!
無數(shù)會元以來,曾誕生過無數(shù)教化圣樹。
但這些圣樹,最終的下場,都將因教化衰微,功德不存,而漸漸的褪去神圣,重歸平凡,并最終失去一切靈性和光輝,轟然倒塌。
譬如人皇會元,歷代人皇所栽的那株梧桐圣樹。
也譬如伊尹當(dāng)年親手種下的那株建木。
更如如今人間的那株甘棠圣樹,祂也已經(jīng)行將就木,教化已衰,功德凋零。
能真正與世長存,不因會元更替而屹立于三界的教化圣樹。
數(shù)來數(shù)去,也就那么兩三株。
紫霄宮,分寶崖外。
道祖昔年曾坐在其下講道的那株先天大道之樹,迄今依然生長在紫霄宮,照耀三界。
西方凈土,靈臺方寸山。
準(zhǔn)提圣人悟道的菩提圣樹,也依然教化著西牛賀洲的萬民,福懋眾生。
還有就是在這太素天中的扶桑木。
乃是昔年妖族的教化圣樹,承載著妖族的道德文明之光。
但它只能算半株了。
因為它已經(jīng)無法再照耀妖族眾生,再不能如遠(yuǎn)古時一般,流下帝流漿,福佑三界妖族,開啟妖族的道德文明。
不意,又有一株圣樹,踏上了這樣不朽之路。
女媧圣人知道。
此乃天數(shù)!
天要其興,其不可不興!
天數(shù)如此,便不可悖逆!
于是,圣人悄悄的看了一眼,那端坐于法臺之上的老君圣人。
在她眼中,教化圣樹得天道蔭庇,踏上如此永恒教化之路。
這只能是老君圣人和截教圣人聯(lián)手的結(jié)果。
而且,在這之前,他們恐怕已在人間悄然布局、鋪墊了十余萬年!
如今,趁著鳴條劫數(shù)余波橫掃三界,諸圣都失去了對三界無所不知的感應(yīng),終于趁機填上了這最后的一塊拼圖,邁出了這關(guān)鍵一步!
兩位圣人,如此處心積慮,布局、落子。
所圖非小啊!
女媧圣人在心中默默感嘆著。
但她想著,自己所見的那方山川的種種,卻又歡喜了起來。
“兩位道友待吾與吾妖族卻是不薄!”
那方山川,人族、妖族,共處一地。
和諧自然,怡然自得。
而且,圣人隱隱見到,靈珠照見之處,哪咤魂魄光輝映照之地。
妖族眾生,雖然修為不高,大部分連化形都未能做到。
卻已經(jīng)得了人道蔭庇,也受了教化滋潤。
甚至還開始不斷以功德和氣運,反哺于她。
這可是大人情!
亦是給了她和妖族,天大的面子!
如此盛情,如此因果。
女媧圣人自然也不是個不識好歹的。
“既是兩位道友算計與圖謀……”
“吾與妖族,豈能不承此盛情美意!?”
是啊,做人要知恩圖報。
別人沒提任何要求,就默默的幫了她和妖族這么大一個忙,給了如此大的一個人情。
那她身為妖教圣人,又豈能坦然受之,而不付出任何東西?
此念一動,女媧圣人便微笑著,輕輕的捏住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先天靈寶紅繡球。
悄然引動繡球表面,先天篆刻的符文。
與那株在太素天深處生長和溫養(yǎng)的扶桑木取得聯(lián)系。
女媧圣人的神念,在扶桑木的樹冠上輕輕說道:“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