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一愣,挑眉:“說來聽聽。”
“表里不一,這個很好理解,當權者都有這毛病,所以也不算缺點。”
“但是做事急躁,對始皇帝來說,是個大毛病!”
“首先,從始皇帝統一六國做的那些事說起,他犯的第一個大忌,就是過度消耗民力!”
嬴政皺眉:“消耗民力?”
趙昆點頭:“作為第一個大統一王朝,有很多事需要慢慢探索,而始皇帝卻急于展示自己的功績,過度消耗民力。”
“別的不說,就說修建始皇帝陵,他就動用了80萬民力。”
“這還只是其中之一,算上修直道,馳道,長城等消耗的民力,大秦超過半數的人口都被他利用殆盡了!”
說到這,趙昆忍不住嘆息:“一個國家,在經歷了長時間戰亂之后,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始皇帝還是太急了。”
嬴政眉峰微蹙,顯然不太認同趙昆的觀點。
“你的意思是,始皇帝錯了?”
“那倒不是。”
趙昆搖了搖頭:“修長城是為了抵御匈奴,修直道,馳道是為了方便交通……”
他將嬴政做的所有事分析了一遍,然后才總結道:“始皇帝做的事,大部分都沒有錯,但不應該將這些事放在一起完成。”
嬴政聽完后,若有所思。
可還沒等他想明白,卻聽趙昆又道:“雖然嬴政做事有些急躁,但他是始皇帝,如果始皇帝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他就不配千古一帝了。”
嗡——
聽到這話,嬴政只感覺腦瓜子一陣嗡鳴。
這小子終于說出那句話了!
是啊!
朕是千古一帝,即使錯了又如何?
朕的功勞與是非自有后世評說,又何必在意當下!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再次聽到趙昆夸自己,嬴政的感覺與那日在瓊瑤殿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連帶著看趙昆,都變得順眼了許多。
剛才因為民力消耗過度的陰霾,也一掃而空。
沉吟了片刻,他又好奇的問道:“你說始皇帝對大秦的掌控下降,也是因為民力消耗的問題嗎?”
“不全是。”
趙昆搖頭:“民力消耗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在地方官吏,以及外敵環繞。”
“秦國看似強盛,實則內憂外患,長此以往,將會出大問題……”
說到這,他話鋒一轉,嘿嘿笑道:“或許這就是咱們父子的機會!”
嬴政心里翻了個白眼,暗道老子還沒死呢,你有個屁的機會!
真當朕的百萬大軍是泥塑的?
“機不機會先不說,你且再分析一下這官吏的問題。”
“這……”
趙昆有些古怪的看著嬴政,暗道不應該啊!自己明明已經講得很透徹了,怎么義父一點都不興奮?
哦,懂了。
義父常年隱匿在暗處,凡事都小心謹慎,不見兔子不撒網。
如此大事,他肯定要考慮更多。
想了想,趙昆又沉吟道:“大秦的地方官吏出自六國遺族,這本身就是個問題。”
據史料記載,嬴政駕崩后,秦二世即位次年,各地反秦勢力,主要還是地方官吏。
當時陳勝吳廣起義,為什么很快就發展壯大,是因為他們予以秦國官吏非常豐厚的條件,使得這些官吏很快倒戈。
這些官吏本來就對秦國沒有歸屬感,所以加入反秦勢力,無可厚非。
當然,這個問題,嬴政是不了解的,所以他又追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始皇帝不該重用六國遺族?”
“這怎么可能!”
“我說不用的話,估計李斯第一個跳出來跟我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