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從計劃開始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一章女人只會影響拔劍的速度七月份的尾巴是獅子座,十一月份的頻陽是量身定座。
頻陽秦屬內史,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文明始祖黃帝就曾采首山之銅,鑄鼎于頻陽南荊山,當大禹統治天下后,又澆鑄象征最高權力的九鼎在此。
故頻陽自古在關中是名邑。
趙昆選擇這個地方,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頻陽礦產十分豐富,非常適合發展。
簡直是為造反,量身定座的賊窩。
此時,渭河邊的千口村,幾個務農佃戶在田間耕作,低矮的民房外,小孩蹲在墻角喝粟米粥。
村口忽然出現幾道人影,惹得大黃狗齜牙咧嘴,犬吠不停。
小孩驚奇的探頭張望,一個不小心將泥碗打翻,一旁縫補衣袍的婦人見狀怒不可遏,直接一個巴掌甩了過去。
忽然間,小孩仰天大哭。
此刻,趙昆正坐在一顆樹下,吃著牛肉干,沉寂在孩子哭鬧,女人責罵的氛圍中,津津有味。
當然,他不是變態,只是喜歡這種充滿市井的氣息。
穿越來秦朝之前,他也只是個普通人。
沒那種什么貴族格調,就算成了皇子,心態也并沒改變多少。
雖然他很享受現在,可惜并非人人都有他這種境界,就好比他身邊的幾個陶工。
不僅沒心思跟他一起聆聽市井,還一臉難為情的望著他,讓他不得不停止聆聽。
“有什么問題嗎?”
趙昆扭頭問道。
他所在的這個千口村,是王家的封地。
而封地內有一家陶坊,也是王家人置辦的陶坊。
比起劉家陶坊的規模和產量,王家陶坊只能算小作坊。
燒制的陶器,也頂多供封地內的各村村民使用。
本來,聽說要為始皇帝的兒子燒制陶器,幾位陶工都很熱情,但當趙昆拿出自己的工藝流程后,幾位陶工一看便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旁邊的王離見狀,也皺起了眉頭:“有什么話就直說,公子不是外人。”
“小侯爺,公子!”
幾位陶工中,年紀稍大的,聽到王離發話后,連忙行禮,然后小心翼翼的道:“不是我們不愿燒制陶器,只是這竹簡上記錄的工藝章程,我們聞所未聞,怕有差池……”
剩下的話,他沒說完。
但王離和趙昆對視一眼,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說白了,你們讓我燒,可以。
但燒不好,我可不負責。
“讓你燒制,你就大膽的燒制,燒壞了,燒不出來,公子和我也不會怪你!”
王離掃了眼年長陶工,淡淡說道。
年長陶工再次施禮道:“公子和小侯爺有吩咐,就算再難,我們也會盡量做好,只是這燒陶是有固定章程的,可不能胡來;
就連那劉家陶坊,也是按照固有的章程燒制陶器的。”
他的話音剛落,身后幾名陶工附和。
“是啊,這事可不能胡來啊……”
“別的不說,這燒制陶器的原材料就不對!”
“沒錯,為什么要用白泥?這東西雖然不常見,但也只能災荒年拿來吃……”
站在一旁的姜潮聽到這話,也跟著點頭附和道:“嗯,可以吃。”
趙昆:“………”
王離:“………”
趙昆尷尬的瞪了眼姜潮,隨即擺手道:“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繼續說。”
年長陶工見這位年輕公子沒有放棄的想法,不由暗嘆了口氣,心說始皇帝的兒子都很閑嗎?怎么跑到山野鄉村來折騰自己這些討生活的工人?
盡管心中百般不情愿,但面上還是非常恭敬的行禮道:“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