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說喝了會死,他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一旁的王賁,則目不轉睛的盯著醫務兵。
此時的醫務兵已經做完消毒工作,開始縫合傷口了。
縫合采用的是魚腸線,雖然原材料比較珍貴,但不容易被身體排斥,恢復起來也比較快。
縫合的工作,對醫務兵來說,輕車熟路,因此也沒耽擱太長的時間。
很快,醫務兵就結束了治療工作,離開了現場。
而傷員則被送到了醫務室修養,等待康復,再次訓練。
整個流程,看得王賁等人心驚肉跳,饒是他們見多識廣,藝高人膽大,但還是被醫務兵縫合傷口跟縫合衣服一樣的手段,震撼了。
“這......”
王賁看了看遠去的醫務兵,又看了看王離,滿臉疑惑的問:“這是什么情況?”
剛才見到醫務兵穿的也是訓練服,他以為還是特別行動組的組員。
可看完治療流程,又好像是在戰場上服務的軍醫。
對于自己老爹的疑惑,王離心知肚明,于是笑著解釋道:“他們既是特別行動組的組員,也是各個小組的醫務兵,主要負責處理緊急傷勢和包扎傷口。”
醫務兵自然是趙昆按照特種兵的模式構建的。
古代戰爭死亡率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能及時止血,導致大出血,還有就是傷口感染發炎而死。
所以醫務兵,在古代絕對是個大殺器。
雖然古代有軍醫,但軍醫只在軍營服務,你要想被軍醫救治,得首先從戰場上活下來,可很多士兵根本撐不到那個時候。
就算僥幸從戰場上活下來,在古代那個醫療條件下,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畢竟傷口感染有很多外在因素,沒能及時消毒,照樣容易感染而死。
有了醫務兵,就不一樣,不僅能在戰場上保證士兵的生命安全,而且還能提升士兵的戰斗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沒有醫務兵,一場戰斗下來,可能十個受傷的士兵,有一兩個能活下來,成為老兵。
而有了醫務兵,除了那些致命傷,基本都能救活過來。
這樣相比,活下來的老兵數量,就成倍數增加。
老兵對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畢竟死里逃生的經驗,可都是拿命換來的,比新兵蛋子強多了。
王賁作為一軍統帥,自然能看出醫務兵的妙處。
于是興奮的大吼一聲;“好!好個醫務兵!”
要是大秦的各個軍隊,都有醫務兵,那不知能挽回多少士兵的生命。
想到這,王賁笑著朝趙昆拱手道:“公子,你又為大秦軍界貢獻了一份力啊!”
趙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轉頭望向韓信,從一開始,他就發現韓信時不時的盯著自己,于是挑眉問道:“阿信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出來!”
“嗯?”
韓信聞言一愣,旋即抬頭望向趙昆:“我就是在想,公子從哪找的這么多年輕醫者?”
“對啊!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大秦的醫者可不好尋!”
王賁聽到韓信的問話,恍然拍了下大腿。
其實不光大秦的醫者不好尋,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畢竟古代的醫者都是中醫,而中醫又很難學。
這就導致醫者數量稀少。
就拿大秦來說,整個國家,恐怕都湊不齊兩萬名醫者。
這種情況下,拿什么搞醫務兵?
不過,這個問題對趙昆來說,并不算什么。
因為醫務兵和醫者,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就好比醫生和護士。
護士學個兩三年就行了,而醫生要學八九年。
醫務兵其實跟護士差不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