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點,高高抬起手掌,可看到趙昆執拗的樣子,又突然下不去手,最后無奈搖頭,一臉落寞。
“罷了罷了……”
嬴政嘆了口氣,背著雙手,佝僂的身影,一步步離開廳堂。
“你真當始皇帝不知道商人的好處嗎?”
“大秦從商君變法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經有了完善的耕戰制度,倘若輕易去改變,稅會去開荒種地?”
“指望那些嘗到賺錢甜頭的商人嗎?”
“沒人種地,沒人開荒,哪有糧食吃?”
“旁人說始皇帝看不起商賈,但商賈卻做了大秦丞相,而且還做得不錯。”
“始皇帝與商賈有恩怨,但早已過眼云煙,可這大秦的天下,卻不能被商賈左右,否則終將成為空中樓閣,華而不實……”
“昆兒,義父知道你說的對,可治理國家要是都能按照設想的做,那該多輕松?”
“這大秦,會因為始皇帝的一個決策,走向一個不一樣的極端,我兒還是不懂!”
聽著嬴政一邊走,一邊說,趙昆的鼻子突然一酸,眼淚吧嗒吧嗒的落了下來。
嬴政說的商賈,他知道是呂不韋。
關于呂不韋的事,趙昆也知道一些。
但以始皇帝的胸襟,他不相信呂不韋是始皇帝殺的。
可無論呂不韋是咎由自取,還是奇貨可居,他對秦國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其實始皇帝與呂不韋的關系,有點像趙昆與義父,可趙昆沒有始皇帝那般胸襟,他只是個固執的少年。
作為一個穿越者,骨子里總帶著幾分自傲,好像天生高古人一截。
就算始皇帝也不例外。
他在后世,在網上,噼里啪啦敲著鍵盤,指點江山,去抨擊任何時代的弊端。
可現在,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傻逼。
那個時代都有時代的局限性,拋開時代的站樁,趙昆有一百種辦法改變當下的局面。
可身處這個時代,聽完嬴政的話,他的那些辦法,就顯得愚不可及。
沒錯,抬高商稅的確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可同時意味著大秦朝廷承認了商人的地位。
人心是貪婪的。
百姓們見商人既能賺錢,又能抬高地位,怎么可能安心種地?
如果這樣,大秦那么多地,誰來種?
這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沒有對外貿易支撐經濟,大秦只能自給自足,而自給自足,必定以農業為主。
所以,抬高商人地位,無異于自掘墳墓。
最起碼,現在肯定是不行的!
國門沒打開前,抬高商人地位,明顯行不通。
趙昆仔細一回想,好像從戰國時代,到明朝初年,沒有哪個君主不抑制商業的。
他們傻嗎?
都當上一國之君了,有幾個傻子!
他們真看不出商人賺錢,賦稅又多嗎?
不是看不出來,是看出來了,也不能去碰!
因為社會制度擺在哪,大肆發展商業,就是自毀根基。
至于為什么到明朝中期,才有資本主義萌芽?
那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打開了國門!
看著漸行漸遠的嬴政,趙昆擦了擦眼淚,自責的呢喃道:“義父,這次是我不對,我不是故意跟您頂嘴,是欠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