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不是很好,陳縣令便打算在美原鄉重新選址建造!”
說著,老里正指了指四周,道:“這處高地通風良好,位置寬廣,適合造紙!”
“前些時日,千口村的工匠在此做了實驗,點燃枯草,煙霧聚而不散,等升上天后,才會飄向后山。”
聽到這話,趙昆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那排水呢?”
“造紙作坊,最關鍵的就是水源,在下自然不敢馬虎,排水的暗渠正在修建,而且進度比作坊還快。”老里正捋這胡須答道。
趙昆:“這么說來,美原鄉的村民很是積極啊!”
“何止是積極?”
老里正還沒搭話,張三便笑著插嘴道:“即便春耕這幾天,他們都不愿停下來!”
聽到這話,老里正笑著搖了搖頭,補充道:“在下擔心內史府責難,幾經勸說,那些挖渠的村民才肯暫時停下。”
趙昆點了點頭,贊許的看向老里正:“你做的不錯。”
經過與嬴政的爭執,他漸漸明白了農業的重要性,哪怕美原鄉的村民積極響應工業化發展,他也不贊成放棄耕種。
而且,在這個年代,就算陳平當了頻陽縣令,若耽誤春耕,也是會惹大麻煩的。
很明顯,老里正的覺悟還是挺高的,知道輕重緩急,也明白厲害關系。
這是趙昆希望看到的,因為除了千口村伯蓀外,他希望多幾個獨當一面的人。
畢竟要想發展頻陽,還得靠他們。
接下來的時間,老里正一一向趙昆介紹了美原鄉的事。
但美原鄉比千口村大得多,肯定不能靠這幾個作坊過活,想要發展,還得靠新型產業。
這也是老里正期盼趙昆來千口村的主要目的。
聽完美原鄉的介紹,趙昆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便朝老里正問:“這美原鄉有養蠶織布的作坊?”
“有的!”
老里正如實答道:“在沒有新建造紙作坊前,美原鄉婦人除了農耕,便是替王家養蠶織布。”
“這……”
趙昆一臉詫異,心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他來秦朝這段時間,最深惡痛絕的就是衣服材質。
除了布,就是麻,沒有別的材質。
所以他一直想改變現狀。
如今美原鄉有這等條件,自己可以系統兌換棉花種子,加上蠶絲,倒是可以發展手工業,弄點珍妮紡織機來織布。
想到這,趙昆的臉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朝老里正道:“老里正放心,我回去就跟陳縣令商量,讓美原鄉與千口村共同富裕!”
“這……這是真的?”
“老秦人不騙老秦人!”
老里正聽到這話,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連忙朝門外喊了聲:“還不快上茶?”
不是吧,現在才想起上茶?
感情自己不幫美原鄉想辦法,連茶都不給喝?
趙昆心里有些哭笑不得,旋即抬頭看向張三。
發現他在老里正話音剛落的瞬間,就眼巴巴的望著門口,似乎在等什么人。
本來還想問張三幾句,可看到他的模樣,不由有些好奇。
時過不久,門口走來一個面容清秀的姑娘,手里端著托盤,托盤上放有兩碗熱茶。
趙昆看了看姑娘,又看了看張三,心中頓時有了揣測。
張三該不會看上這姑娘了吧?
若是為了心愛的姑娘給自己下套,倒也可以原諒,只不過,這姑娘好像對張三并不感興趣,反而偷偷的看自己……
這讓趙昆忍不住回看了幾眼,而那個姑娘上完茶,便退出了房間。
“那是老臣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