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拱手:“在下愿受教蒙將軍!”
“陛下駕崩的消息,證明了老夫此前的猜疑。”
蒙恬沙啞著聲音道:“賜死長公子與老夫的人,并不是陛下,而是新君,如果老夫猜得不錯,新君者,當是十八公子胡亥也。”
“不錯!”
老者點頭:“宣詔的使者已經言明,新君乃十八公子胡亥。”
“呵呵!”
蒙恬搖頭苦笑一聲,旋即喟嘆道:“陛下啊陛下,你信人太過,終究害了自己,害了大秦.....”
“蒙將軍,陛下若安然,絕不會宣示如此詔命,胡亥亂命在先,吾等何不以正國法?”李信皺眉道。
“隴西侯,老郡守,非是蒙恬不愿以正國法,而是不能決斷!”
蒙恬掃了眼李信和老者,平靜地道:“九原擁兵三十萬,倘若揮師南下,大局已定,但老夫不能這么做!”
“為何?”李信有些不解。
卻聽蒙恬解釋道:“老夫不能這么做的原因有四條,第一,陛下故去,且陛下從未有加害老夫之心,老夫怎能對不起他?”
“第二,長公子已逝,縱使吾等安定天下,由何人來做秦二世?”
“第三,九原地處北疆,瀕臨漠北匈奴,若北疆無駐軍,那華夏危矣!”
“第四,我蒙氏一心忠于秦國,歷經三代,皆為秦臣,豈能舉兵叛秦?”
“蒙將軍,長公子他.....”
李信本想說扶蘇沒死,但蒙恬卻揮手打斷了他的話,意味深長的道:“有時候心死比身死更讓人無法強求。”
“這.....”
李信遲疑,還是有些不甘心的道:“這總不能寄希望于胡亥身上吧?”
“胡亥有什么本事做秦二世?”老者不屑的道。
“若能聽得進去諫言,或許可以做一個守成之君.....”
“聽誰的諫言?”
李信憤然道:“他賜死自己大哥和蒙將軍,我就不信沒人諫言!”
“李將軍,你身為九原統帥,怎么說話如此毛躁?”
蒙恬有些不悅的看向李信,低斥道:“縱使你與陛下有些隔閡,但陛下從未責怪過你,臨故之前,還將九原兵事交給你,可見陛下對你的信任!”
“不管二世皇帝如何不才,你始終是陛下的臣子,當忠于大秦,老夫相信,就算二世皇帝一時受人蠱惑,終有一天會醒悟過來,只要李斯在丞相大位上,必能將大秦帶上正途!”
說到這里,忽然老淚縱橫的道:“若李將軍與老夫亂國,他日九泉之下,何以面對陛下?”
“蒙將軍——”
李信聽到蒙恬的話,驟然撲拜在地。
暮色時分,李信和老者一同出了牢門,依照蒙恬的部署,他們二人分頭勸解匯聚北地的各方人馬,經歷多翻口舌,最終才將匯聚的人群勸離了。
等李信回到九原,立刻修書一封奏折,星夜送往咸陽,并密信丞相李斯,讓他務必勸解二世皇帝赦免蒙恬。
.......
李信的奏折自然泥牛入海了。
先不說胡亥會不會看到李信的奏折,就是密信李斯,李斯也不可能勸解二世皇帝赦免蒙恬。
畢竟賜死蒙恬與扶蘇的詔書,是李斯親自書寫的,他不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李信的脾氣也不好惹,李斯也不可能置之不理,于是一邊派人去九原安撫李信,說自己會想辦法救蒙恬,一邊旁敲側擊,慫恿胡亥下詔處死蒙恬。
然而,令李斯大感意外的是,胡亥竟有些不忍處死蒙恬。
究其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扶蘇死了,對他最大的威脅已經沒有了;第二點,李信手握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