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項伯又道:“眼下大勢明了,百姓苦秦久矣,紛紛起兵反秦;
秦二世登位,不思與民修整,反而大肆荒淫,征發徭役,致使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而咸陽卻無兵鎮壓,可見秦國已經國庫空虛了!”
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當此之時,項某念及六國復辟大志,特邀諸位商議,敢請諸位回到故土,發展勢力,復辟六國!”
“回到故土,復辟六國!”
密室內,一片激烈吶喊。
半響,項伯平靜地擺了擺手:“復辟六國,乃吾等畢生所愿,只是如何入手,誰有良策?”
“你項氏已經占據了會稽郡,此時不復國,更待何時?”田橫疑惑的望著項伯。
“會稽郡雖然已經落入我們手中,但比起陳勝吳廣的勢力,還相差甚遠,此時復國,怕會遭來秦軍轉道報復!”項伯搖頭說道。
“陳勝吳廣等賤民,只能為我們開路,想要復辟六國,還得靠我們自己!”武臣豁然起身。
“此言非也!”
張耳不以為然的道:“陳勝吳廣并非區區賤民可比,我覺得可以讓他們先探探路!”
“探路可以,但我們不能讓秦二世緩過來,得盡早起事才行!”陳余喊道。
“好!大丈夫當如是!”
項羽隨聲附和,朗聲道。
“我覺得,還是需要事先想好對策,否則夏陽地的悲劇,怕是會再次上演!”韓成小心翼翼插了一句嘴。
項羽當即瞪眼,就要發怒,卻聽范增擺手:“羽兒勿惱,且聽他說說有何良策!”
聽到‘良策’二字,項羽頓時一愣,不由皺眉望向韓成:“怎么只有你來,張良去哪了?”
“這.....”
韓成遲疑了一下,搖頭道:“在下也不知子房在哪!”
“張子房不是一心復國嗎?如此大好時機,他不跟你這個韓國后裔一起,又跑哪去了?”項羽大感疑惑。
韓成一臉苦澀,卻是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范增并沒在這件事上深究,他阻止項羽,其實是想試探張良的下落,如今明確張良不在,頓時心情舒暢了不少。
“既然公子成沒得張良計策,老夫有一策,不知諸位可愿聽?”范增環顧眾人道。
“老先生有何計策,不妨說來聽聽!”張耳急忙拱手,、其余眾人隨聲附和:“愿聞范先生妙策!”
“好!”
范增點頭:“老夫就與眾人說說!”
“根據目前的大勢,反秦事宜,必須提上日程,但復國大計,還需從長計議!”
“反秦也不能愚昧的反,得有方法的反,而復辟六國,同樣如此!”
說著,環顧眾人,又道;“老夫有三策,諸位因人而異,各自選擇合適的計策!”
“其一,故土有根基之人,可秘密潛回故土,然后公開反秦!”
“其二,錢財眾多之人,可暗中招納人馬,等時機成熟,舉兵反秦!”
“其三,無財無勢力之人,可立刻投奔陳勝吳廣,借雞生蛋,圖謀反秦!”
“借雞生蛋?如何借雞生蛋?”陳余好奇的問道。
張耳朗聲一笑,朝范增拱手;“范先生不愧天下絕有的謀士,如此三策,當真醍醐灌頂!”
“張耳,你這么說,似乎聽明白了范先生的計策?”陳余皺眉追問。
“那是當然!”
“你且說來聽聽!”
張耳笑吟吟道:“諸位,陳勝吳廣等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想打勝仗,肯定需要招納人才,諸位文武雙全,一旦投奔,用不了多久,便會擁兵兵數千,乃至上萬!”
“到時候各自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