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善言辭,對人對事皆喜怒形于色,因此劉邦與項羽交流,總能察言觀色,趨吉避兇。
而項莊則比較內斂,穩重,所以范增第一時間找到了他。
其實相比項莊,還有一個更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姜潮。
但姜潮身份低微,若惹怒了項羽,怕要遭殺生之禍,所以保險起見,范增最終選擇了項莊。
“劉邦此人,并非庸人,實則暗藏大志,如果今日不除,他日必定成為大將軍的對手....”范增瞇著眼睛目視劉邦方向,低聲說道:“我要你趁機除掉此人!”
“啊?”
項莊聞言,明顯一愣,卻是沒想到范增竟然在這個時候,擅作主張。
可同時他也明白,范增乃項羽最重視的謀士,跟親人一樣,范增說的話,就算項羽也都聽從。
想了想,項莊下意識的望向劉邦,發現劉邦在刻意迎合項羽,于是皺眉追問道:“范先生希望在下如何做?”
“今日劉邦受大將軍折辱,他日劉邦得勢,絕不會放過大將軍,因此,你需要做的,就是替大將軍除掉劉邦!”
“這....這么多諸侯在場,恐怕有些不妥吧!”
“項莊,你與大將軍乃世間最親近之人,你愿看到大將軍毀在劉邦手里嗎?還是說,你不想楚項的大業成功?”范增看著項莊說道。
“我.....”
項莊遲疑了一下,連忙搖頭:“我不想劉邦毀了大哥!”
“既然如此,你就去殺了劉邦,一定不要他活著!”范增神色冷冽的說道。
看到范增的樣子,項莊也知道他不是在開玩笑,于是鄭重點頭:“好,我聽亞父的,亞父讓項莊做什么,項莊就做什么,全當為了大哥!”
“項羽有你這樣的弟弟,真是得之所幸!”
范增笑著稱贊了一句項莊,然后壓低聲音道:“等下我會讓你為諸侯們獻一支劍舞,你盡管舞劍便是,在途中找一個機會,將劉邦一劍斬殺,不管發生什么事,都不要慌,一定要殺掉劉邦!”
“諾!”
項莊應諾一聲,然后死死捏緊腰間的佩劍,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勢。
此時,酒宴還在繼續。
酒宴上,眾諸侯相談甚歡,甚至都在暢想攻破咸陽,分贓咸陽寶物的場景。
三杯兩盞下肚,不知身在何處,說的就是現在的諸侯。
而劉邦坐在末尾,卻時刻保持清醒,雖然他也在喝酒,但每次都小口輕酌,從不將自己置身于話題中央。
以至于,菜過五味,諸侯們好像都忘了他這么一個人。
然而,整個軍帳中,除了范增之外,還有一個人始終在注視劉邦。
這個人不是項羽,也不是項莊,更不是姜潮。
而是跟劉邦一起入席的張良。
對于劉邦,張良有種說不出來的好奇,從之前的種種表現來看,這個劉邦當真如趙昆所料,跟他相得益彰。
雖然這段旅程中,他給劉邦出了很多主意,但劉邦本身的能力,卻不容小覷。
而且自己講的策略,也只有劉邦能明白。
若劉邦真的徒有其名,又怎么會從一個小小亭長,到如今統兵數十萬的沛公。
再者,楚懷王原本是打算回江東固守的,是劉邦建議他趁著關中空虛,進軍咸陽的。
可即便關中空虛,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函谷關,又豈是輕易能攻破的?
張良至今還記得趙昆在船上說的話:沛縣劉邦,定不負先生所望。
自己的期望,不就是覆滅秦朝嗎?莫非黎安君早有預料,只有劉邦才能覆秦成功?
可是.....
這到底是為什么?
相比劉邦,張良更看好趙昆,因此對劉邦始終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