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輪轉,很快便到了第二天清晨。
項羽在昨天便下達了進攻云陽的命令。
數十萬大軍趁著夜色蒙蒙的時候,便開始朝云陽城方向集結。
齊、楚、燕、趙、魏、韓,六國的旗幟飄蕩在各個方向。
誰都沒想到,二十多年前那個橫掃六國的秦國,竟然在二十多年后,被六國聯軍兵臨城下。
雖然云陽距離咸陽還有幾十里,但在六國聯軍心中,沒什么差別。
國仇家恨在此一役,因此每個人都精神抖擻,信心十足。
但是!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發愁。
比如云陽城中的辛勝,以及他新結盟的趙高。
此時,云陽城頭的議事廳內,辛勝正在召開軍事會議,趙高也列席參加。
辛勝看了看趙高,又看了看麾下將領,面色陰郁的問道:“諸位將軍,叛軍六十萬壓境,直逼云陽城,如今形勢危機,諸位可有御敵良策?”
話音剛落,眾人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項羽作為聯軍統帥,早已聲名赫赫,而且這兩年縱橫疆場,所向披靡,那‘屠夫’之名,更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
此刻讓他們面對這樣的大敵,不僅心里沒底,而且揣揣不安,一時沒了言語。
辛海城作為辛勝最得意的長子,還算有點見識,在眾將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因此見眾將不言不語,便率先開口道:“稟大將軍,劉邦率先入關中,卻遲遲不肯攻城,我們以為他怕了,沒想到他是在等項羽,看來他早就計劃好了!”
辛勝皺眉:“你想說什么?”
辛海城正色道:“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比兵力:我軍有二十萬秦軍精銳,騎兵三萬,步兵十萬,弩兵五萬,而聯軍多達六十萬之眾,差距甚遠。”
“比戰力:我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同等人馬的情況下,不遜色任何一方。但項羽本部兵馬吸收完章邯所部的軍備,同樣戰力驚人,可謂虎狼之師,再加上聯軍輔助,戰力遠超我等。”
“比將領:項羽麾下有五位大將,再加上聯軍諸將,也遠比我軍將領人數眾多,因此經過三項對比,目下有三策!”
“哪三策?”
辛勝還沒發問,趙高便迫不及待的追問。
辛海城看了趙高一眼,然后神情淡漠的說道:“三策總共分為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是,立即放棄云陽、咸陽,北上與李信匯合,然后聯合李信三十萬大軍,與項羽決一死戰!”
“中策是,鑒于我軍實力,以及大勢所趨,投降叛軍,以項羽分封各路諸侯的野心,應該不會虧待我們!”
“下策是,通過密道,回軍咸陽,然后以陛下的名義,招納各地徭役,組建成軍,與項羽在咸陽決一死戰,以上三策,請大將軍定奪!”
辛勝沉思了一下,他不是笨人,自然知道目前的形勢有些不妙,所以皺了皺眉,望向趙高:“趙丞相以為如何?”
“這.....”
趙高遲疑了片刻,然后環顧眾將:“各位將軍以為呢?”
“大將軍,中丞相,末將以為.....上策最為穩妥,當....當以為良策!”將領周鵬訕訕的答道。
“不錯,末將也是這樣認為的!”
眾將聽到周鵬的話,紛紛附和。
他們似乎都沒將李信排除在外,以為李信還是帝國的忠臣,可他們似乎忘了,李信曾與王離聯合,威逼秦二世胡亥封王。
這其中最清楚的,莫過于趙高。
因此趙高聽完辛勝的三策,并沒有表現出認可的態度,而是一臉擔憂的望向辛勝:“大將軍以為如何呢?”
“我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