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昆的提議之后,扶蘇和嬴政驚奇之余,同時思考起了另一個問題。
這個時代的書籍都是被世家收藏的。
就算經歷了戰亂清洗,也只是那些六國余孽被清洗了,對于依附六國的世家,影響不是很大。
所以開博士宮可行,但讓那些人拿書出來, 卻是很難。
而且著書立說不是一般人可以的,儒家得大儒,法家也得韓非子那樣的名家才行。
《莊子》中記載了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說一個惠施的人,學問廣博,做的文章有五車之多。
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都是寫在竹簡上的。
五車裝的文章,頂天了也就三四十萬字。
這便已經是博學之人, 能夠開宗立派的人物。
惠施就是名家思想的開創者。
由此可見, 這個時代的書籍有多重要。
世家不光是那些大大殺殺的家族,還有那些為了維護自己利益,敝帚自珍,將書籍當作傳家之寶,從不示人的家族。
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知識壟斷。
皇宮中雖然有很多藏書,但要逐一篩選,也很艱難。
而且大部分不適用于教學。
似乎看出了嬴政和扶蘇的想法,趙昆又接著道:“父皇,大哥,你們不用擔心,統一的教材,我已經有了眉目,只需要選取各家代表之作, 推行天下即可。”
“那.....教材的內容除了各家代表之作,還有什么?”嬴政遲疑的問道。
趙昆想了想,答道:“我將朝廷的考核稱為科舉考試。凡是參加科舉之人, 獲得相應的名次, 都可以入職我大秦的官吏。”
“而科舉考核的內容包括刑律、國政、算學、地理、秦語、武藝、格物、藥學、兵法這九科。”
“其中刑律、秦語、算學、國政是主修,其余學科是選修,每人必須選兩科,總共六科,也就是新六藝。”
“考試分郡考和縣考,每年舉行一次,縣考入中學宮,郡考入大學宮。”
“中學宮者,為秀才出身,可擔任亭級官吏。”
“大學宮者,為舉人出身,可擔任鄉級官吏。”
“縣考之前是啟蒙教育,也就是小學階段。私塾,以及官辦小學,都可以報名縣考。”
“科舉為國考,同樣每年舉行一次。”
“頭名為狀元,次名為探花、三名為榜眼,可擔任縣級地方官吏, 以及京都各衙門空缺官吏。”
“前三十名, 為進士出身,可擔任縣署官吏。”
“當然,如果有不想當官的,可入博士宮繼續深造,如果有喜歡打仗的,可入軍事學院,系統學習排兵布陣。如果有懸壺濟世的,可入醫學院學習醫術。”
“另外,對科學感興趣的,也可入科學院,替軍工廠做武器研發、農業研究等等。”
說到這里,趙昆已經口感舌燥,抬頭看了看嬴政和扶蘇,只見兩人目瞪口呆,就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自己。
隔了好半響,嬴政才反應過來,結結巴巴的道:“這.....這都是你想的?”
“昂!”
趙昆揚了揚頭,隨手拿起一杯茶水,咕嚕嚕灌下,然后歪頭道:“有問題嗎?”
問題大了去了!
這特么還是人能想出來的?簡直是神啊!
如此面面俱到的人才分配,嬴政和扶蘇都不敢想象帝國未來的發展。
“呼......”
“呼......”
嬴政和扶蘇同時長出了一口氣,然后驚疑不定的看著趙昆。
真想把這小子的腦袋撬開啊......
算了算了。
都是自己人。
忍一手。
嬴政和扶蘇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