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奕冷不丁拋出的誘餌,引燃了三地市。第一個做出反應的就是任城。
“老韓,你這個信息很重要。我們已經聽說了蘭陵那邊的老楊確實借了不少錢給他們,本來那個汽車廠要放在任城的,后來也被老楊拉到蘭陵去了。彭城也借錢給江家,讓電視機生產廠落戶。可惜呀,我們后來也想參與進去,卻不可能放在任城了。”劉書記受到前任的叮囑,一直在關注江家的動作,只是暫時還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書記,現在大湖城的項目不是都有很大比例算給任城嗎?還要不要這么下血本?”
“現在gdp已經不是咱們市里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了,關鍵是就業和人均收入能不能上去。以前咱們這里gdp夠高了,可是國企成分太重、交了稅以后這個地方還是很弱。”
想起自己剛來時的情景,劉書記不經意地搖了搖頭。諾達一個地級市,架子挺大,民間投資和消費卻小得出奇,人均儲蓄存款更是連隔壁兩個窮省都比不過。
韓廠長也是深有同感:“這也是,任城這邊的人都老實得很。聽說南方有些發達地區就怕交稅,所以使勁把gdp往低處估算,任城這里卻是可這勁兒地往高里報,報得越多、交稅越多,老百姓可不就是沒錢花了嘛。”
何止是任城,整個魯南、整個齊魯不是都這樣嘛,所以在十年后就已經民間投資和消費乏力,發展疲態盡顯。
“這倒也不是錯。主要還是我們這里國企占比抬高,國企本來稅率就高,又不是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劉書記不愿意再探討這個話題。
韓廠長也發現自己說多了,趕緊轉向:“還是書記高瞻遠矚。其實能夠解決一些就業的話,農轉非、農民進城后的開支等等,都是對當地經濟的促進。”
“這次投資大概有多少?”發完了感慨,劉書記終于決定還是要參與進去。
“應該比較大。蘇聯的老牌飲料是一塊,主要是蘇聯專家在負責;第二塊是可樂,主要是從國內的著名飲料中獲得生產許可權,這個基本上是我負責;第三塊是我新提議的,以后可能是在吉省,那里有礦泉水資源。但是這三個事業條線還是需要一個管理總部。”
“那里不是已經有一個純凈水公司了嗎?難道不放在一起?”這個純凈水公司一直不溫不火地,劉書記倒是不怎么眼饞。
“純凈水公司已經鋪開了。我估計他們是對純凈水公司的經營不太滿意,要不然就可以直接讓純凈水公司拓展這幾塊業務了。”
劉書記猜出了一些用意:“純凈水公司是不是從蘭陵市政府派過去的人負責?”
華國一直是黨管干部,書記對于用人方面都是專家。
“對,好像是市質監局的一個科級干部在負責。原來是一個姓季的,后來去負責微波爐廠了。”
“看來還是人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要興師動眾地招聘了。一切都說得通了,江家缺人,而且今后做得好的話,不是純凈水公司管著這三個小蘿卜頭,而是可能會反過來。”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管理總部統籌四塊飲料業務了。今后發展地好的話,每個都是全國性業務。
韓廠長猶豫了幾次,還是沒有說出來。劉書記感覺到了:“老韓,有什么話不少說的?你堂兄對我們任城可是照顧有加啊。”
“劉書記,江奕一再叮囑過不能泄露。他猜扶桑國的天皇可能要訪華。”
劉書記一下子就笑了:“這個事情啊,燕京已經有人在傳了,也算不上什么秘密。委員長去東京訪問的一個議題不就是這個嘛。”
“哦,那就沒問題了,”韓廠長松了一口氣,“所以,江奕的意思是這些飲料要借力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市場。”
劉書記沒怎么當回事兒:“這個小子胃口還不小啊,我看還是先把國內經營好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