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求點評,求轉發)
星際飛船的機械液壓門緩緩打開了,李新迪博士踏出艙門,
大車和海青緊跟著踏出飛船,
助手在飛船中等待接應。
飛船降落的坐標點在月球的背面,所以見不到太陽的光,
幾十億年以來,因為被地球的潮汐鎖定,月球沒有自轉,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圍繞地球做公轉運動。以這個姿態來面對太陽系里面的太陽。就造成了在地球上人能看到的只有月球的亮面,它的背面是沒有人能從地球上看到的。
關于月球的形成,比較有論據的為“大碰撞說”。太陽星子合并形成一個原始地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相當于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構成的幔和殼。。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公里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使地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天空中的塵埃和碎塊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月球。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為384,401公里。這段距離約為地球赤道周長的10倍。月球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月球直徑為3476公里,約為地球直徑的3/11。
月球的體積只相當于地球體積的1/49。月球質量約等于地球質量的1/81.3。
月球表面上自由落體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也就是如果你在地球上可以跳一米高,則你在月球上就能跳6米高。
《漂流6號》降落地點,是國家航天局指定的一個坐標點,因為這個坐標點是完全隱蔽的,這也使得在這個角度觀察太空變得更容易。
身穿白色宇航服的大車,海青和李新迪博士,站在星際飛船降落的巖石上向前望去,
看到的確是一片黑呼呼沉寂中城市。就像凌晨4:00鐘站在北京的城市外面,前面是就撲面而來的龐大建筑物。
雖然在空中看到了下面的飛船狀物體,但走到跟前他們依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是什么?難道降落點錯了?李新迪看了看手腕上的gps,沒錯呀。這個點是對的。
大車:“我們是不是遇到了到了其他國家的宇航設施?”
李新迪博士:“不應該呀,這么大的體量,是誰建的呢?”
海青打開激光手電,一個燈柱向前照去。前面的建筑物擋住了光線。大車和李新迪也打開手電,三束白光停止在前面的懸窗上。
李新迪博士,大車,海青。坐上月球車向這個星際母艦開了過去。
面前是一個城市。不,應該是一個現代化的鋼鐵城市佇立在眼前。
不,不,它太大了,在面前有傾斜下來的感覺。
李新迪博士打開激光測量儀,面罩上的測量數據顯示,這個龐然大物從左至右長達3000米,高達500米!
它有150層樓那么高。
這個體量太恐怖了。即使是見過世界上最大體量建筑群的海青,也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這是什么?
這是什么?
三束激光手電的光點在前面的金屬墻壁上移動著,
“是誰在這里建造的這座城市?”海青對大車說。
大車:“這不是城市,這是飛船,一艘太空飛船。”
李新迪博士的手電光照到頂上的一個損壞的三角翼飛船:“是的,這不是城市,這是全金屬的,是一艘龐大的飛船。”
三個人小心的移動腳步,向前走去。
前面的建筑物越來越近。
三束手電的光在前面移動著,光點晃來晃去。他們慢慢看清楚了。
面前這個金屬